第三章开篇认识中草药
中药的发明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方面的若干特点,因此人们习惯把凡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1中草药产地
自古以来医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就是这个缘故。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本草衍义》云:“凡用药必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强调了气候、水土、自然对药材的生产、气味的形成、疗效的高低都有密切的关系。历代医药学家都十分重视道地药材的生产。从《神农本草经》、《别录》起,众多的本草文献都记载了名贵药材的品种产地资料。
2中草药的药性
《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这是有关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的四气五味的最早概括。每味药物都有四气五味的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历代本草在论述药物的功用时,首先标明其“气”和“味”,可见气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对症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
四气:寒热温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例外
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参、山药、甘草等。
如何辨别药材的寒热温凉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寒凉温热药的不同功效
寒凉温热药的对症治疗
《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序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指出了如何掌握药物的四气理论以指导用药的原则。具体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对症治疗方法。
总之,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故王叔和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李中梓《医宗必读》谓:“寒热温凉,一匕之谬,复水难收。”
由于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具有程度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也要注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易伤其阳。至于表寒里热,上热下寒,寒热中阻而致的寒热错杂的复杂病证,则当寒、热药并用,使寒热并除。若为寒热错杂、阴阳格拒的复杂病证,又当采用寒热并用佐治之法治之。即张介宾“以热治寒,而寒拒热,则反佐以寒药而入之;以寒治热,而热拒寒,则则反佐以热药而入之”之谓也。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寒无犯寒”“热无犯热”,这是指掌握四气理论根据季节不同,指导用药的规律。一般是指在寒冬时无实热证,不要随便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又在炎热夏季无寒证者不要随便使用热药,以免伤津化燥。如遇到真寒假热则当用热药治疗,真热假寒证则当选用寒药以治之,不可真假混淆。
五味
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以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是其主要讨论的内容。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诸于《内经》、《本经》中。《内经》对五味的作用、阴阳五行属性及应用都做了系统的论述。《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
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下面将五味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四气五味如何结合用药
由于每种药物都同时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缪希雍谓:“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强调了药性是由气和味共同组成的。换言之,必须把四气和五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辨别药物的作用。一般来讲,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同一类药物大都如此,如辛温的药物多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甘温的药物多具有补气助阳的作用。有时气味相同、又有主次之别,如*芪甘温,偏于甘以补气,锁阳甘温,偏于温以助阳。
一药兼有数味时的用药
配伍其它药物复方用药
由此可见,药物的气味所表示的药物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既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又要掌握每一药物气味的特殊治疗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药性,指导用药。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人的身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其中,升与降,浮与沉是相对立的,升与浮,沉与降,既有区别,又有交叉,难以截然分开,在实际应用升与浮,沉与降又常相提并论。
由于疾病在病势上常常表现出向上等的不同,因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药性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明了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也是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指导用药的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
脏腑经络学说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它与机体因素即脏腑经络生理特点,临床经验的积累,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及药物自身的特性密不可分的。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机体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内在脏腑;反之,内在脏腑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上来。由于发病所在脏腑及经络循行部位不同,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则各不相同。
至于一药能归数经,是指其治疗范围的扩大。如麻*归肺与膀胱经,它既能发汗宣肺平喘,治疗外感风寒及咳喘之证,又能宣肺利尿,治疗风水水肿之证。由此可见,归经理论是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六经用药的归经方法
归经理论与临床是伴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而日臻完善的,如《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系统,临床上便出现了六经用药的归经方法。归经方法虽有不同,但是都与脏腑经络密不可分。掌握归经便于临床辨证用药,即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通过辨证审因,诊断出病变所在脏腑经络部位,按照归经来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再如外感热病、热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当用银花、连翘等卫分药以辛凉解表,清热解*;若热入气分,面赤恶热、高热烦渴,则当用、知母等气分药以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等等。掌握归经理论还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
因此,在熟悉药物功效的同时,掌握药物的归经对相似药物的鉴别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还要依据脏腑经络相关学说,注意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恰当选择用药。如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火上炎,目赤头晕、治疗时当选用*柏、知母、枸杞、菊花、地*等肝、肾两经的药物来治疗,以益阴降火、滋水涵木;而肺病久咳,痰湿稽留,损伤脾气,肺病及脾,脾肺两虚,治疗时则要肺脾兼顾,采用*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等肺、脾两经的药物来治疗,以补脾益肺,培土生金。而不能拘泥于见肝治肝、见肺治肺的单纯分经用药的方法。
归经理论的应用
在运用归经理论指导药物临床应用时,还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学说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全面准确。归肺经的药物,由于有四气的不同,其治疗作用也异。如紫苏温散肺经风寒、薄荷凉散肺经风热、干姜性热温肺化饮、*芩性寒清肺泻火。
同归肺经的药物,由于五味的不同,作用亦殊。如乌梅酸收固涩、敛肺止咳,麻*辛以发表、宣肺平喘,*参甘以补虚、补肺益气,陈皮苦以下气、止咳化痰,蛤蚧咸以补肾、益肺平喘。
同归肺经的药物,因其升降浮沉之性不同,作用迥异。如桔梗、麻*药性升浮,故能开宣肺气、止咳平喘;杏仁、苏子药性降沉,故能降肺气止咳平喘。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同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时必须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指导临床用药。四气五味只是说明药物具有不同的寒热属性和治疗作用,升降浮沉只是说明药物的作用趋向。二者都缺乏明确的定位概念,只有归经理论才把药物的治疗作用与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部位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性
历代本草书籍中,常在每一味药物的性味之下,标明其“有*”、“无*”。“有*无*”也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掌握药性必须注意的问题。
药物的*性
古代*性的概念:古代常常把*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古代药物*性的含义较广,既认为*药是药物的总称,*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性是药物*副作用大小的标志。而后世本草书籍在其药物性味下标明“有*”、“大*”、“小*”等记载,则大都指药物的*副作用的大小。
现代药物*性的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人们对*性的认识逐步加深。所谓*性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有急性*性、亚急性*性、亚慢性*性、慢性*性和特殊*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所谓*药一般系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剧*药系指中*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剂量的范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一是指*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
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如临床常见服用某些中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胃痛腹泻或皮肤瘙痒等不适反应。用药副作用的产生与药物自身特性、炮制、配伍、制剂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医药人员努力可以尽量减少副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过敏反应也属于不良反应范围,其症状轻者可见瘙痒、皮疹、胸闷、气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除药物因素外,多与患者体质有关。此外,由于中药常见一药多效能,如常山既可解疟,又可催吐,若用治疟疾,则催吐就是副作用,可见中药副作用还有一定的相对性。
中*常见的临床表现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有*中药所含*性成分有生物碱类、*苷类、*性蛋白类、萜与内酯类等的不同,作用于人体不同的系统或器官组织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道等等,而引起不同的症状。
产生中药中*的主要原因:一是剂量过大,如砒霜、胆矾、斑鳌、蟾酥、马钱子、附子、乌头等*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导致中*,二是误服伪品,如误以华山参、商陆代人参,独角莲代天麻使用;三是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生乌头;四是制剂服法不当,如乌头、附子中*,多因煎煮时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五是配伍不当,如甘遂与甘草同用,乌头与瓜萎同用而致中*。此外,还有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也是引起中*的原因。
3中草药的配伍
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叫做配伍。药物配合应用,相互之间必然产生一定的作用,有的可以增进原有的疗效,有的可以相互抵消或削弱原有的功效,有的可以降低或消除*副作用,也有的合用可以产生*副作用。因此,《神农本草经·序例》将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归纳为“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这“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都是谈药物配伍关系,分述如下:
上述七情除单行外,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是使用*副作用较强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中药的炮制及中*解救;相恶则是因为药物的拮抗作用,抵消或削弱其中一种药物的功效;相反则是药物相互作用,能产生*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故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用药的禁忌。
4中草药的用量禁忌
为了确保疗效、安全用药、避免*副作用的产生,必须注意用药禁忌。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症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的饮食禁忌等。
服药“忌口”
服用中药的时候,应避免进食与方药作用相反的食物。如实热证病人忌食香燥的食物;先兆流产的妇女忌食海带、绿豆、薏苡仁等滑利的食物。
服药禁忌速查表
5中草药的剂量与用法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的特有药物,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和中药材。中药在中医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仍然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治病良药。《千金方》由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中医方剂,以下将详述《千金方》中的中药服用和贮藏方法,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本书。
中药服用有法度
中药制成一定剂型后,就可以服用了。然而,服药方法是否得当,对疗效也有一定影响。正确的服药方法不仅要保证和提高中药的疗效,还要尽量避免服用中药带来的不适。
中药煎煮的方法
中药的煎服法多种多样,它是根据病情和医生用药的药性决定,煎服的方法恰当与否与药效的发挥和疗效有很大关系。煎中药需要精心挑选好器、水、火三种物质,做好泡、煎、挤三项工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
1.器
一般而言,选择煎药容器应注意三点:一是容量够大,方便药物浸泡;二是容器有盖,这样能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更好溶解,并能防止挥发性的有效成分散失;三是成分稳定,避免中药的有效成分与器具发生化学反应。因此,煎煮中药的容器,最好选用沙锅,陶器,瓦罐等,也可使用不锈钢容器,最好不用铜、铁、铝等金属器皿,以免引起化学反应。
2.水
煎煮中药不必使用纯净水,但一定要用清洁水,如自来水、井水、泉水等均可。切记不可用热水浸泡中药,那样会在药的表面生成一层膜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放水量应以浸过全部中药并高出2—3厘米为宜,煎后剩药液一茶杯。
木兰天池
木兰天池晶莹的泉水少受污染,适合煎煮中药。
3.火
煎中药的用火通常是“先武后文”,即先用武火将药液快速煮沸,再改用文火保持药液稍微沸腾,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释出。一般而言,当药液剩下—毫升时,就可以停火了。
文火特点: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
武火特点:火势急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发快。
1.滋补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味尽出。
2.附子、乌头宜文火久煎。
3.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只用武火,不用文火久煎。
煎药图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书影
4.泡
为了使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煎药之前一般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其中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5分钟;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半小时。头次煎后就不必用冷水泡了,加水直接煎煮即可。浸泡用水量取决于中药的重量、质地、吸水能力、治疗用途及煎煮时间等因素。一般重量在90克以下的药物,加水毫升;药量增减,用水量也随之增减。
5.煎
由于药物特性和治疗用途的不同,古代煎煮中药时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冲服、泡服、煎汤代水8种特殊的方法。
⒈先煎
⑴矿石类:如生石膏、赤石脂、龙骨、鳖甲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⑵有*药物:如乌头、附子等,需先煎12小时。
⑶某些植物药:如天竺*、藏青果等只有先煎才有效。
⒉后下
⑴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檀香。
⑵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等。
⒊包煎
⑴花粉类药物、细小种籽类药物和药物细粉,不易与水充分接触而浮于水面,故需用纱布包好与其他药物同煎。
⑵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煎煮时易粘锅糊化,故需包煎。
⑶附绒毛药物,采取包煎可避免由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4.另煎对羚羊角、人参等贵重药物,先切片单独用碗隔水炖2—3小时,然后将药汁单独服用或冲入其他药液中服用。
5.烊化指阿胶、蜂蜜、饴糖等容易溶解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同煎易粘附在锅底,故可放在去渣后的药汁中趁热搅拌使其溶化。
6.冲服将麝香、鹿茸等贵重、不宜煎煮的药物研成细末,用药汁或温水冲服;或将黏性大、遇水即溶的药物磨粉后冲服,如三七、白及等;或直接冲服液体药物,如竹沥汁等。
7.泡服指对一些有效成分容易溶于水的药物,直接加盖用开水浸泡半小时后服用,如大*、胖大海等。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