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社会的动物,都需要交际,都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都需要参与社会活动,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意无意的成为了对方的陷阱制造者。
好人与坏人是相对环境下的产物,而不是严格的定义,在现在他是好人,明天就可能是坏人,但是你不能说他一直是坏人,因为他也曾好过。但是唯一结论原则是他就是坏人。这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去回忆太多,只能就当下的东西进行评判,做了一次判官。
不管你在和别人做生意、吃饭、闲聊、买东西、看视频等等,你都面临着被别人说服的情况,只要他对你有所图,那么他就会施展他自以为的绝技,对你进行一阶段一阶段的语言刺激、行为刺激、思想刺激等。这就是说为什么我们做的事一半以上都是冲动行为。
在无关利益的时候,别人是否会给你设下圈套?答案是会的。因为取笑、捉弄、嘲笑等满足自己心神快乐的行为,他们都会采取,即便是所谓的好人。如果你有幸碰到一个无私的人,那么是你的磁场发挥着作用,按照古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经常被形容,如果你是什么,你就会吸引什么。但是现实社会,却不尽然。而是你有是,就会被妖魔*怪都吸引进来。
而这个古语的背景却是我们现在所没有理解透彻的。志同道合的人凑在一起、一群,这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而在战国时代,这句话又不一定是这个意思,所谓的物以类聚,也不过是个假设性比喻。我们来看原文:
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王曰:“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淳于髡曰:“不然,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今求柴葫、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及之睾黍梁父之阴,则郄车而载耳。夫物各有畴,今髡贤者之畴也。王求士于髡,譬若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髡将复见之,岂特七士也?”
这里的淳对齐宣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是淳又说了,我大概是个贤士吧,何止推荐7个,我应该还有一大批的和我一样志同道合的人。
从原来的典故中,我们可以发现,这句古语我们在引用的时候是不是有点错位。那是没办法的办法,在历史发展中,很多原来没有的意思在现在被赋予了意思。或者被歪曲解释,或者被恶意解释。但是流传到了人民里,读过书的深研究的可能会理解了。没读过书的可能就是听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讲。
慢慢下来,就掉入了别人设计好的陷阱,终其一生,未曾改变。这才是常态。保持你的不信,你才能看到真相,但是看到真相,却是会令人愉快或者不快,但这都没有关系,生活本身就是虚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