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散
《朱氏集验方》卷一:鸡鸣散处方:槟榔7枚陈皮木瓜各30克吴茱萸6克桔梗15克生姜(和皮)15克紫苏茎叶9克
功能主治:行气降浊,化湿通络。治湿脚气。足胫肿重无力,行动不便,麻木冷痛,或挛急上冲,甚则胸闷泛恶。
用法用量:上药为粗末,分作八服。隔宿用水毫升,慢火煎至毫升,去滓,用水毫升,煎滓,取00毫升。两次煎汁相和,安顿床头,次日五更分二三次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亦得。服了用饼饵压下。如服不尽,留次日渐渐吃亦可。服此药至天明,大便当下一碗许黑粪永,即是原肾家感寒湿*气下来。至早饭前后,痛住肿消。等药力过,方吃食物。
备注:方中槟榔质重下达,行气逐湿为君;木瓜化湿通络,陈皮理气燥湿为臣;紫苏叶、桔梗宣通气机,吴萸、生姜温散寒邪并为佐。诸药合用,共奏行气降浊,化湿通络之功。
《朱氏集验方》里面出了一个方子治脚气是超级特效,而且常常效果胜过经方。叫做什么?鸡鸣散。就是鸡在叫的药散。《朱氏集验方》的鸡鸣散,如果你要治脚气或者是脚肿的话,你记得要加附子,它的加减法有比较加附子,就是加附子,附子鸡鸣散。
鸡鸣散我大概说一下。它最重的药是槟榔,吃槟榔是干什么的啊?就是把这个瘴气拔掉,破这个南方湿热产生的那个*,槟榔为主轴;行气的药,一个放陈皮;治脚的引经药用木瓜引到脚;然后去这个浊阴之气用槟榔他还觉得不够,还放吴茱萸;然后降气的还要用紫苏叶,桔梗哦,就是行气通气了;然后再放祛湿的药,他用生姜跟生姜皮。
这样一个结构,他说要这个药特别有效要有一个服法,就是在鸡叫以前服。怎么讲呢?就是半夜3点到5点之间吃,说起来真的是这样,鸡鸣散这个药,你如果是在半夜3点到5点之间吃就是特效,那一整天在那边吃就觉得疗效普普。而且书上是说要冷吃,就是在那个好像说是人体的气,应该是厥阴少阳之间,那个阴转阳的时候,你用冷服进去,它就可以到里面去做事情。据说吃了鸡鸣散会拉出黑水粪,就是大便带黑水,然后拉出来之后,那个脚麻木的那个脚气就是通常伴随的一些症状是什么,下肢肿,有的人是男人的话是阴囊肿。然后还有这种脚肿的患者,脚痛的患者,有些人是一整个小腿的静脉都是浮出来的。其实小腿静脉浮出来可能要算是湿气,那时候讲*豆芽的时候提到。就是不一定是关血分的事,是水分的事情。
这个药也是打粉煮小药包的一个方子。因为治疗这种脚水肿,就是我们之前讲水肿篇是时候.也有一些汤剂是经方拿来治疗脚腿部的水肿,下半身水肿。就是这个鸡鸣散治上半身水肿的效果最近这年常常比经方有用。所以也就是说塞住你下半身的可能不只是肾脏的那个在管的水的问题,如果是关系到中医说的肺跟肾,当然经方有效。但是现在人他根本就是那个脏水的*气堆在下半身,这样是鸡鸣散比较有效。
各位同学有人起得那么早吗。起得够早就可以吃鸡鸣散。因为它去下,祛这个脚的湿气浊气效果好。所以无论是脚麻木的脚气或者说今天说的香港脚气还是鸡鸣散好用,所以就大概的跟各位说一下。
《千金》三*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麻*五分独活四分细辛二分*芪二分*芩三分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二分,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千金三*汤,麻*、*芪、*芩这三*。这个方倒是超冷门的。不过你一定要抓的话,抓什么啊?就是中风之后这个人手脚缩在那边喊痛,就是关节缩紧,会痛。这样子你可以考虑用千金三*汤。那脉,据说这个汤的脉象是比较偏浮紧的脉,而且左手脉会比右手脉大。因为它的主证不好抓,所以就补充一点。
他说“手足拘急,百节疼痛”。怎么说呢?就是这个人他中风之后,如果他的身体有一些热气散不掉的话,他热气在里面这样子闷烧了,他的血就会越来越虚,人就会越来越干。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他的手脚缩在那边,好像你会看到,如果你是比较长期的观察他的肉会瘦掉,就是肉会消掉这样的状态。当然你也可以说以药物来讲的话也是有湿气寒气了。那“烦热心乱,恶寒”。那“经日不欲饮食”就是食欲很差。就是这些主证
那么麻*、独活、细辛、*芪、*芩,这个独活是这样子,如果现在的药理学来说的话,独活跟羌活都是能够祛风的药。通常这样分,羌活比较走上面,就是上半身的风邪我们比较用羌活;脚上的风邪比较用独活;肚子里的风邪比较用防风,大概这样子。
加减法的话,也算是一般常规,就是热加大*;腹满加枳实;气逆加人参比较少;悸加牡蛎,牡蛎比较是脐下悸,肚子悸嘛,不是心悸;渴加瓜蒌根;有寒加附子。中风后的疼痛后遗症,你可以考虑用这个方来止那个痛哦,就知到这样,因为是冷门方。
至于说手足拘急,如果你要尊重《金匮要略》,你就用这个方。不过通常手脚拘急不伸,我们说血虚的人筋会缩。像马光亚就没有用千金三*汤,马光亚治手足拘急的话,可能是陈士铎方。但是陈士铎那个方子只是治手脚拘急,不是治中风。它是什么,当归1两,白芍5钱,薏仁、生地、玄参各5钱,柴胡1钱,同学一听就懂嘛,养血疏经的方子,需要的药都在里面了,有一些薏仁祛祛湿,这样子。陈士铎那个方,吃下去之后,缩紧的手脚松开来比较快,虽然不是治中风的,这个只当做中风的后遗症之一来处理。
《近效方》术附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白术二两甘草一两(炙)附子一枚半(炮去皮)上三味,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成,去滓,温服。
我们先来看它的主治,就是照它讲的顺过一遍。它说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那么它的治则是什么呢?要暖肌,并且要补中益精气,那个逗点挪到暖肌跟补中之间好了。那么这个病,他说“风虚头眩”,就是这个人,很容易昏,然后吹到一点风就昏得厉害,但是实际上我们术附汤的主证根本不这样抓。他说这个人头很虚头很昏这件事情只是在标示病机,怎么讲呢?就是这个人,脾肾阳虚得厉害的时候,他虽然还是能吃饭,可是他好像不能够从吃的食物里面得到一个滋养人的脑的那个东西。就是说他的脾肾两虚的时候,这个人的吸收能力基本上不太能够完整的从食物里面得到身体需要的营养。就是那一类的东西,就是他吃到那一类的东西的时候都不容易吸收,就是这样的一种状况,造成一种脑虚头昏的现象。所以脑虚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人脾肾虚,这样的状况。
这样的一种脾肾虚怎么解决?单纯明快。第一个,他一定是胃口还蛮烂的,你说用白术补充一个人的消化吸收能力好不好啊?好,但是不够,你必须阳气要旺起来,所以就白术、附子,中间用一点甘草点缀,这样子的话,就很能够让这个人的下半身的阳气旺盛起来,因为白术会相当约束附子的力量,作用在消化轴的,所以附子一枚半、白术二两这个比例是附子勉强可以入肾,但是还是会有药性被保留在消化轴的那个比例。所以我就说,脾虚不能运化精微这件事情比较是这个病的病机,那至于是不是头眩就姑且不说。
那么吃了这个药他说怎么样?“暖肌补中益精气”,就是吃了之后,这个人肉开始有力了,肌肉开始有力,并且他吃的东西比较能够变成精,肾气够的人,吃的营养才能够抓进来,身体好好利用。那么为了让他的这个循环好一点,那有姜枣,就是这个药要用姜枣来煮的话,这个调营卫的效果也好,所以等于是,你说是小建中汤真武汤之间的另一个法,那这样子讲是可以的。
这样的一个方子,我们今天在用的时候,你要让他变成仙丹,就请多掏一点钞票啦,我的意思说你要这个方很有效,你白术用生白术,一用就用现在的二两到三两,因为生白术煮出来的那个汤,其实是那种有一点浓稠油油的,那对脾胃里面那层超级补的,炙白术都被你把它炒掉了。生白术用到二两到三两,你吃下去你的肚子会很舒服,就是不只是吃饭会开胃。
白术跟附子的比例一定要附子多于白术一点五倍才会比较能够补下焦,现在的附子反正很烂,多放,三两、四两、五两,这样放,你当然不要第一次就放到五两,第一次放到五两很容易麻倒人的哦,就是你慢慢加,而且你还可以加一点生附子,这个附子也放重,白术也放重。这样就可以治什么呀?治疗男人或者女人生不出孩子,就是有白术把这个药性约束在这一圈,到最后还是治疗下焦寒的不孕症有效,就是消化不良只是一个象征,实际上是下焦寒。
这个近效术附汤,治肩周炎那还蛮有效的,你就当风湿看,用了术用了附,那么重的术附加进去,其实肩周炎也好,你说祛风祛寒也对,你说治骨刺也对,就是这一类的关节病还是蛮有办法。但是你真的要治关节病,有的时候我还是赞成阳和汤法,就是麻*地*组,就是你要化那个东西,你用白术附子也对,你用麻*地*也对,你要合方也行。当然,有些人脾胃吃地*难过,那你就用重白术剂,所以基本上就是一个补下焦阳气很好用的方子。就是我这样说是因为,大家想要学这个补阳之法,常常出手就是四逆汤.可是你知道四逆汤其实蛮难喝的,很辣,而且天天喝就觉得我光是补这个阳气,好像有点无聊,这个术附汤就是让这个阳气没有那种热的感觉,这样稳稳地,让它越来越镇固在人的这个下半腹腔,这样感觉还是不错的。
《千金方》越婢加术汤: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
麻*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白术四两大枣十五枚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炮。
《千金方》的越婢加术汤,我想这样的患者,可能是汉朝到唐朝的时候比较多,而今天这样的患者比较少。我先反过来说好了,就是从前在教虚劳的时候哦,什么薯蓣丸啦、天王补心丸那样子*扯一堆的时候,有跟同学提到一个方,是治虚羸的无比山药丸,无比山药丸它的那个后面的加减法有说,“欲大肥,加燉煌石膏”,如果你希望这个人长肉,因为虚羸无比的人他人都瘦干干的.他说你希望这个人多长肉,你就在里头给他加生石膏。我看到那个加减法觉得有一点痤蛋,其实石膏吃了是很不开胃的药,那为什么要一个人多长肉反而要加石膏呢?其实那个道理跟这个越婢加术汤的意思是一样的,《千金方》里头拿来治肉极,肉极就是消瘦到一点肉都没有了。孙思邈怎么看待这件事呢?孙思邈是认为人会消瘦到肉都没有,是这个人有阳明热,也就是脾胃里头有热散不掉,他的肌肉就天天发热天天出汗,终于就瘦掉了。你想如果一个人长期在发烧的话,会不会瘦?那当然会瘦!那对他来讲的话,你要把身体里面的这个闷在肉里面的那个热邪发出去,这个人的肉恢复镇定了,这个人才具备吃饭长肉这件事情的入场资格,这样子一回事。当然,这样的体质今天好像少些了,但是我们就姑且知道一下。如果这个人常年累月的高烧不退,越来越瘦,这样的症状,而且很容易出汗,那你就用越婢加术汤。
它说“厉风气”。我们之前讲越婢加术附汤不是有讲到,这个人疮*流注的时候可以用越婢汤把这个*逼出来,意思一样。至于说“下焦脚弱”我就不敢说这个方是一个补下焦的方子,只能说如果这个人,因为身体体质偏热,乃至于肌肉痿缩了,“治痿独取阳明”嘛,就是阳明有热,这个人的脚,气特别容易烧得都浮上来,然后肌肉消退了,就会脚没力,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就是这个方子。可能也是今天来说也是冷门方啦,所以就读过去就好了。
《伤寒例》
《伤寒例》若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大危。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坏病证法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伤于风者,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温热者,变为温*。温*,病之最重者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温气者,变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为制。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夕,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伤寒例》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当而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未解,而纳不消,必非大满,犹有寒热,则不可下;若表已解,而纳不消,大满,大实,腹坚,中有燥屎,自可下之;虽四五日,数下之,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则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因笃,重者必死矣。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欢迎大家光临彩云长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