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种下心灵成本的种子,在对方心中生根发芽
TUhjnbcbe - 2022/6/17 17:22:00

种下心灵成本的种子,在对方心中生根发芽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第十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篇推文。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1引言

小丁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减肥。

看到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开始在朋友圈晒健身的照片,她也动了心思。

得找一家健身房,嗯,不能太贵。

下班路上,小丁心里这样琢磨着;

正好路过一家健身房,一名健身房的销售正在门口派发广告;

小丁的意图很快就让这名销售捕捉到,她热情地把小丁迎进店里,奉茶倒水,无微不至。

小丁有些犹豫,赶忙解释,

我就是看看,就是看看......

销售一笑,很轻松地回答,

没事,了解一下,不办会员也没关系,您千万别有压力!

听到这样的话,小丁心头略微一松。

她尝试询问,

看你们的装修档次,价格应该不便宜吧?

销售摇摇头,说,

您放心,我们正在促销,我能给你最好的折扣。

随即,销售在纸上写下一个数字,小丁一看,这个价格确实要比其它店便宜很多,她开始思考。

销售赶紧说,

别着急,我先带你体验一下,这样,咱们先办一张会员体验卡,免费的......

在小丁还没来得及反应,销售就拿出一些文件,开始给她办理“体验卡”。

在填写了几分钟的个人信息之后,小丁拿到一张“临时卡”和更衣室钥匙。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小丁换了衣服,在专人陪同下,体验了健身设备、游泳池、瑜伽操等等。

最后,在舒舒服服洗了个澡之后,小丁又和销售坐回了刚才的座位。

小丁问,

嗯,咱们是不是聊聊刚才提到的会员费用......

销售赶紧说,

不急,我先让专业教练给您做个健身规划,再来看其它的安排。

接着,一个健身教练帮小丁量了体重、体脂率等指标,然后花了十五分钟,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

小丁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了,对销售说,

还是谈谈价格吧?

销售微笑道,

好的,我去跟店长报备一下,拿正式合同。

五分钟后,销售一脸歉意地回来,对小丁说,

真不好意思,我把折扣弄错了,店长告诉我,我只能给这个价格,实在不好意思......

小丁看了一下合同,费用比刚才的价格要多了20%;

她心里有些不爽,理性告诉她,这个价格不好,应该再看一看,比一比;

可是,感性告诉她,就这么一走了之,这两个多小时不是浪费了?

反正要找一个健身房,这家其实还不错......

小丁最终接受了这个价格。

可如果这个“错误”的价格信息在两个小时前告诉她,一切还会是同样的结果吗?

2心灵成本

我们依然在“把故事重塑的威力”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上一篇我们聊过了“心灵契约”的概念,在心理学上也被称为“认知一致性”。

当我们在心中做出“承诺”,哪怕是很小的“承诺”,它会在我们心中形成一种“契约”,约束我们的行为与其保持一致。

加拿大的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赛马场*马的人,在挑选赛马、准备下注之前,对一匹赛马的信心并不大;

可是一旦他下注之后,他会对自己挑选的赛马特别有信心。

下注前后,一切客观因素都没有改变,这份“信心”来自哪里呢?

就来自“认知一致”的心理效应。

如果我对这匹马没有信心,那么我的认知就会和“我已经对这匹马下注”这个行为相矛盾,我们的大脑会产生焦虑;

这种焦虑会反过来强化“这匹马一定会赢”的认知。

销售行业里,这种心理学效应被销售们经常拿来用在消费者身上。

比如,文首故事中的小丁。

有意思的是,小丁从头到尾并没有做出任何“承诺”,口头也好,文字也好;

但是,她无形中被安放了“心灵契约”。

从一进门开始,到制定健身计划的两个小时,小丁所有配合销售完成的行为,都是一种“默许”;

一种默认整件事朝着顺利购买会员的方向发展的“默许”;

当这两个小时的行为都完成以后,回过头来,小丁看到的是自己付出的“成本”;

这是一种“心灵成本”,也是一种“沉没成本”。

它如同*马的人在*马时候,所下的“注”;

反过来成为一种“认知失调”的约束,让小丁对“未能成为会员”这件事产生抗拒和焦虑。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你觉得一个销售行为的本质是什么?

是销售说服了客户购买?

还是,

客户说服了自己购买?

一个销售要做的事情,是在客户心中种下一个种子,一个可以最终发芽完成购买行为的种子。

3草草了事

让我问你一个问题,

坚信自己容易?还是怀疑自己容易?

我相信一定是“坚信自己”容易。

因为“坚信自己”是一件让我们轻松和愉悦的事情;

而“怀疑自己”则很痛苦。

尽管,“怀疑自己”甚至“否定自己”,是人们得到进步和提高的必要过程,但这依然不能免除它让人痛苦的事实。

以至于,人们常常会在“怀疑自己”的时候,做出匪夷所思的“决定”,来逃避这样的思考。

下面是一个发生在心理学家罗伯特教授身上的一个故事。

罗伯特教授非常想要了解,市面上那些“神乎其神”的“心理课程”是如何说服人们购买的。

有一次,他主动参加了一个叫做“超在冥想”(TranscendentalMeditation)的课程宣讲会。

参加的人很多,挤满了教室。

两名宣讲人口若悬河,把“超在冥想”描绘的无所不能;

比如,它是一种独特的冥想方式,能够把你带入美妙的精神状态;

比如,它能帮助失眠者稳定精神状态,获得更好的睡眠;

比如,它能帮助无法集中精神的人,更加专注,一天中清醒的时间更长;

台下的人听得津津有味,可是罗伯特教授很快就发现了逻辑问题;

获得更好的睡眠?清醒的时间更长?

这不是矛盾的吗?

罗伯特教授站起来向主持人提出了他的疑问,满场一片尴尬。

主持人在沉默了几秒钟后,打圆场说,

这个思考角度很特别,让我们回去进一步研究下......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罗伯特教授无法相信。

现场付钱购买课程的人变得更多了,他们争抢着交了75美元的课程费用......

罗伯特教授觉得,一定是这些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出了问题......

在离开会场以后,他专门问了几个随行的听众,到底有没有明白刚才自己的疑问;

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其实完全听明白了罗伯特的逻辑;

而恰恰是这个“疑问”,促使了他们今天现场交钱的行为;

他们的解释是,

我本来还想再听一节课后再交钱,你的疑问让我觉得,如果今天我不交钱,那我回去后会更纠结,那就没完没了,还是早点买了吧......

匪夷所思!

当人们面临一件事的“费力思考”时,他们最愿意做的决定居然是,

怎么省事怎么来。

其实,这倒并不新鲜;

仔细想想你人生中曾经做过的那些让你纠结的决定,比如买房子、买大件电器;

它们都是你最终理性思考的结果?

还是你忍受不了反复思考的痛苦,最终鼓起勇气对自己说,

就它吧!

这个决定之后,痛苦就消失了。

4小结

同样的思路,放在一场商务谈判中,应该是怎样的?

一场艰难的协议要达成,我们也要考虑如何在对方心中种下种子。

我们要反复提醒自己,

最终一定不是我去说服对方,而是对方自己说服自己。

那么,一个“承诺”的种子就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的目标,是一起努力完成一个让你满意的协议,这是大前提,请放心。

在这个种子种下之后,整场谈判的时间越长,对方的“心灵成本”就越高;

一旦对方想要放弃谈判,最初“完成协议”的种子,就会发挥“认知一致性”的作用,约束他的行为。

你会惊讶于最后协议达成时,“心灵契约”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

这里是“谈判思维”!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第十篇”待续

---桔梗(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种下心灵成本的种子,在对方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