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年年末都会在豆瓣做年度阅读的小统计,奇怪今年完全没有看到友邻分享类似的图片。
不知道有多少豆瓣老用户是我这样的标记狂人(饭搭子是一个),强迫症似的不放过一条漏网之鱼,连每一本的标签都是井井有序。
回顾了下“我读”的界面,年读过60本书,数量跟前几年比是越来越少,虽说数量不能说明一切,但的确感觉除了旅行,在家反而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很少,被各种家务琐事分割成碎片。
或许在别人看来,不用朝九晚五上班的人,在家过的应该就是午后泡一杯咖啡、靠在沙发上懒洋洋看书撸猫的日子啊。
年的豆瓣阅读统计
还真不是这样。
其实最好的阅读时光倒是受限于空间和地理的时候,一整夜的火车和巴士、站台上和机场里漫漫无期的等待、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机。
你哪儿也去不了,着急也没用,唯一能做的就是从阅读中寻求力量,让无意义时间的流逝变得珍贵起来。
也有时候是旅舍清晨的顶楼露台,热爱夜生活的*佬住客们还没起床,我就要一杯Masala茶,剥一只血红的石榴,独享洒满阳光的晨曦,用小指轻轻滑过kindle的屏幕翻页。
高科技让旅行告别了原始的复古浪漫,却也让爱书人的长途旅行变得更轻简美好。
在恰当的时候遇到一本打动自己的书,比跟人的邂逅还不容易。比如在去印度前夕看的《项塔兰》、去土耳其前读的《西亚走着瞧》,当然,也有那种读了几页就让人很生气的差书。下面这几本是今年留下深刻印象的,多数与吃和旅行相关,也有小说和非虚构。
年度惊喜
《项塔兰》:命运迟早会让我们相遇的
有一类书是这样的,不知道它的存在也就罢了,一旦知道后读完,简直为自己竟从没听说过它而感到羞愧,《项塔兰》就是其中之一。
几光是几个关键词就足以令人痴迷:抢劫、逃犯、偷渡、黑帮……更何况发生在几十年前,还是根据真实改编的故事。作者即主人公,上演了现实版的《越狱》,用一本假护照从新西兰逃到印度孟买——又一个不思议之国度。
去印度旅行前还纠结了一番要不要去孟买,本来不在我计划之内,谁知道会突然发生意外,冥冥中把我送去了那里。
终于来到书中的leopold酒吧
而我则在读完第二遍后没多久,终于来到了孟买,走进书中的Leopold酒吧,点了一盘北京炒饭。(并不是什么招牌菜,只能说明它的国际化,以及真的吃馕吃厌倦了)
关于旅行
《西亚走着瞧》
许老师的“走着瞧”系列也算是出一本追一本,从《印度走着瞧》到《美国走着瞧》,然后是《不去吃会死》,又到最新的《西亚走着瞧》,目前还只有大理的海豚阿德书店淘宝有售,还真挺贵的,厚厚满满一书的字,依旧是没有一张照片的风格,也没有什么攻略信息,喜欢。
尽管身边有朋友觉得许崧的书啰啰嗦嗦,充满了长篇大论的臆想式心理活动,但自己读《西亚走着瞧》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看到许崧式幽默以外,许崧式情怀也一点没有变。
并不是单纯惊讶于去之前和来到后的反差,而是体认到许多在时间长河里消失的东西,仍以新的面貌存在着,也有许多在凡常生活里一辈子也见不到的东西,会在旅途中的某个时刻从天而降,总有些事情是不亲自抵达所无法理解的。
《我已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
尽管某些章节和段落看起来有太多历史典故和背景交代,不可否认这仍然是一部很特别的游记,或者如副标题所说“西伯利亚铁路纪行”。
语言是诗的节奏,叙述很有电影镜头的感觉,偶尔的幽默和小趣味,读者始终像是在陪作者看电影。这段旅途是一直心心念念而未成行的,希望来年有机会去走一趟!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去印度旅行前找了些新的读物。主要侧重于印度的历史、宗教、文化方面,和旅行的结合比较少,读起来相对枯燥,更像是对印度进行系统性了解的社会观察,实用性强于可读性。
《去印度学倒立》
许崧老师的《印度走着瞧》启蒙了之后,又看了几本诸如《印度、去十次都不够》之类的游记后(基本完全看不下去),吴苏媚的倒是很好读,篇章和语言都轻快简短,作为一个资深的印度控和禅修迷,心态也是随遇而安的大气,里面涉及到不少冷门小地方,供下回去参考。
关于吃
《廚與藝:日本料理神人的思考與修鍊》
小山裕久,德岛百年料亭“青柳”的主厨,旗下弟子狂拿米其林星星,在日本料理界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可贵的是,这位主厨不仅对料理极其执着狂热,写的书也是逻辑清晰、易懂好读,充满令人启发的观点,像天灵盖被打开了一样,向日本的职人致敬!
《至味在人间》
作者的来头大,毕竟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嘛,书中写的多是烟火气比较重的小饭馆儿,情感为先的私人回忆居多。尽管平时一直在跟finedining打交道,但私心也很喜欢那些日常小馆子的B级没事。不少篇都提到北京的餐厅,去试了柴氏风味斋的牛肉面和翠清酒家后很喜欢耶,连带也喜欢起这本书来了。
《味道·第一宗罪》
学识渊博的梁文道老师写吃还让人觉得蛮新鲜的,考据认真、也有些一般人接触不到的机缘、还好吃,所以写的吃倒也蛮好看的,属于涨知识长见识的那一类饮食类文集。
小说
《一首小夜曲》
今年补了不少之前漏掉的伊坂幸太郎,新书里最喜欢的还是这本,结构上有点《华丽人生》的感觉,有音乐、很摇滚,斋藤义和的歌也很好听!相比之下,《不然你搬去火星啊》就有点老套路了。
《赤朽叶家的传奇》
很久没有读到过集这么多标签为一体的小说了:魔幻现实、残酷青春、悬疑、女权、轻小说,大概要说多少可以有多少。小说包含的元素复杂,但充满了残酷的美丽,命运像神话一般展开,就是一部从年写到年的大河剧。
《宵待草夜情》
自从看了《一朵桔梗花》之后,就知道连城三纪彦的名字意味着“文学性极的推理小说”。说推理可能并不贴切,简单概括的话,那些虐心、畸形、唯美、变态的动机都是“爱的可能的形态”。
非虚构
《再会,老北京》
今年是我来北京住的第一年,也是最后一年,微微感慨。结构有点《甲骨文》的意思,作者说“我们在自己的母语里流浪,他们却安然找到栖身之所。”肯定会被读者拿来跟何伟比,但就像书中说的那样只有在胡同里切身住过,才有话语权,只有经历过,才有资格说话。
好坏不说,千里迢迢跑到另一个国家,学习他们的语言,花几年时间去观察、去记录,这总是一件好事,我是这么认为的。
新年第一天,从自己第一次烤(成功)的面包开始,煮上红茶,宅在家里看书才是正经事。
叶酱
爱日料,偶尔吃finedining却怀揣背包客之心
曾在京都游学,期间在米其林三星怀石料亭打过工。目前正四处晃着逛吃逛喝,兼做日本米其林餐厅预订。
叶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