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岐伯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群众大力发展以丹参、桔梗、白芥子、艾叶为主,皂刺、佛手、射干、大通草为辅的多元化中药材产业经济。
这几天,岐伯镇余亩吴茱萸进入冬管的关键时期。在该镇龙前村14社的吴茱萸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正开展无害化除草作业。技术人员也走进地头,向种植大户讲授种植、管护技术。
过去,村民们大都是少数零星种植,经济效益有限。近年来,该镇成立了盐亭县岐伯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以公司带大户、大户带散户的方式,种植丹参、白芥子、艾叶、桔梗等中药材余亩。
产业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村民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现年54岁的*自专合社成立就再未出远门务工,如今,他又把自家的3亩不便耕种的边角地流转给合作社进行托管式打理,收效甚好。
村民*:发展中药材很好,流转土地、在本地务工都有一定收入,一年有一万多元。
县第十四次*代会提出,深入实施“产业强县”战略,并明确了“传统农业做优、特色农业做强、品牌农业做响”的思路。这些天,岐伯中药材产业园技术负责人熊伟更忙,做大做强合作社,他的底气更足、信心更强。
岐伯中药材产业园技术负责人熊伟:下一步,我们准备把园区(规模)继续扩大,向标准化、现代化种植园区发展。
下阶段,岐伯镇将结合岐伯中医药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深入开发药材食疗项目、药材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打响“岐伯”品牌,力争全镇中药材种突破1万亩,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致富。
岐伯镇副镇长李成高:下一步,我们将在建设标准化基地、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力争创建市级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区,不断把中药材产业做成富民产业。
记者|蒋师帅 编辑|范芷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