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伤寒论中经方速记歌诀
TUhjnbcbe - 2021/4/15 21:00:00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伤寒论》是最好用的临床法宝之一。本文伤寒七言诗涵盖多首经方,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连方药适用范围、禁忌症、加减法等都写的很清楚。

1、太阳病篇(上)

君若开卷莫着忙,医者贵在有涵养。

圣人原序意读通,尤知医者责任重。

太阳本证三分鼎,中风伤寒表郁轻。

中风表虚桂枝汤,自汗用之也恰当。

桂枝三禁记妥贴,表实里热及湿热。

若兼太阳经不舒,桂加葛根汤为主。

喘时患者实难忍,桂加厚朴与杏仁。

阳虚汗漏表不解,桂加附子不须敛。

胸阳不振因误下,桂枝去芍可克伐。

误下若是伤胸阳,桂去芍加附子汤。

发汗太过伤气营,可用桂枝新加汤。

伤寒表实麻*汤,麻*八证不可忘。

喘而胸满合阳明,不可下宜用麻*。

麻*十禁要记清,诸虚用药心中明。

若兼太阳经不舒,葛根汤下疾如拿。

阳明合病自下利,不利但呕加半夏。

表寒里热大青龙,里停水饮小青龙。

太阳病篇(中)

表郁轻证各半汤,桂二麻一微汗畅。

太阳邪郁里热轻,桂枝二越婢一汤。

热扰胸膈栀豉汤,若兼呕者加生姜。

少气要加炙甘草,热郁胸中气不畅。

火郁气血又不利,心中结痛用栀豉。

栀子厚朴兼腹满,中寒下利栀干姜。

如若病人旧微溏,不可与服栀豉汤。

汗下邪热壅肺喘,可与麻杏甘石汤。

阳明热胜气阴伤,白虎又加人参汤。

里热挟表协热利,葛根*芩*连汤。

太少合病自下利,清热止利*芩汤,

呕时可加半生姜,万世治痢之祖方。

损伤心阳桂甘汤,烦躁桂甘龙牡汤,

以火劫汗亡心阳,惊狂龙牡救逆汤。

奔豚桂枝加桂汤,欲作苓桂草枣汤。

脾胃气虚水气冲,可与苓桂术甘汤。

水气内停经不舒,桂枝去桂加苓术。

太阳病篇(下)

脾虚气滞腹胀证,朴姜半夏草人参。

里虚伤寒心悸烦,小建中汤疾可安。

表里皆寒协热利,桂枝人参汤祛疾。

肾阳虚衰烦躁证,干姜附子病不危。

阴阳俱虚致烦躁,茯苓四逆效果好。

阳虚水泛真武汤,甘草干姜先复阳。

复阴芍药甘草汤,阴阳两虚加附汤。

阴阳两虚在心脏,动悸结代炙草汤。

蓄水证用五苓散,中焦不渴苓草安。

蓄血轻证桃承气,重证抵当汤可医。

缓证抵当丸药图,峻药缓攻疾可除。

热实结胸大陷胸,结胸三证记心中。

小结胸证小结胸,寒实三物白散通。

热痞泻心汤可医,附子泻心兼阳虚。

寒热错杂呕利痞,半夏泻心患者愈。

胃虚不化兼水气,生姜泻心随手起。

脾胃气虚痞利甚,甘草泻心如常人。

心下痞硬利不止,赤石余粮正为此。

五苓散可治水痞,旋复代赭痰气痞。

上热下寒*连汤,半汤去芩加桂方。

太阳类似分两般,十枣汤和瓜蒂散。

2、阳明病篇

阳明本证热与实,另有中寒易忽视。

热留胸膈栀子豉,太阳阳明同样治。

表里俱热白虎汤,热重阳明合三阳。

热盛津伤加参汤,伤寒禁用记心上。

津伤水热互结证,育阴清利猪苓汤。

阳明实证三承气,另有润导分别记。

燥热内结腑不通,调胃承气燥实重。

痞满实用小承气,痞满燥实大承气。

大承气汤三急下,腑实燥结阴又伤。

润导脾约麻仁丸,外用蜜煎土瓜胆。

无形邪热与虚冷,阳明下法要谨慎。

兼变发*及血热,湿热发*茵陈汤。

无汗之表可汗侯,麻*连翘赤小豆。

成实之里茵陈汤,无表无里栀柏皮。

热入血室刺期门,蓄血仍用抵当汤。

中寒呕吐吴茱萸,上焦有热病反剧。

3、少阳病篇

咽干目眩与口苦,少阳本证小柴胡。

脾虚寒湿与寒饮,小柴胡汤自当禁。

少阳兼表柴桂汤,若兼里实大柴胡。

里实误下先柴胡,柴胡芒硝后不误。

水饮内结柴桂姜,肝郁口渴与便溏。

烦惊谵语邪弥漫,柴加龙牡人平安。

热入血室同阳明,寒热如疟柴胡因。

4、太阴病篇

太阴本证四逆辈,兼表仍用桂枝汤。

腹痛桂加芍药汤,大实痛更加大*。

5、少阴病篇

少阴本证分寒热,寒化回阳四逆汤。

阴盛格阳病非常,通脉四逆重附姜。

阴盛戴阳白通汤,格拒须加胆汁汤。

阳虚水泛真武汤,寒湿身痛附子良。

阴盛阳虚正邪争,吴茱萸汤治此能。

虚寒下利便脓血,滑脱不禁桃花验。

阴虚阳亢热化证,滋阴清火连胶汤。

阴虚有热下利证,水气不利猪苓汤。

兼表麻细附子汤,轻证麻附甘草汤。

三急下证承气泻,燥实灼津真阴竭。

火炽津枯热旁流,土实水竭肠阻滞。

肝胃气滞阳郁厥,四逆散证效果显。

阴虚咽痛猪肤汤,客热甘草桔梗汤。

咽伤破溃用苦酒,客寒半夏散及汤。

6、厥阴病篇

厥阴蛔厥乌梅丸,上热下寒总体看。

寒热相格食入吐,干姜芩连人参汤。

正虚阳郁实难治,麻*升麻汤主之。

无形热郁厥白虎,阴盛寒厥四逆主。

血虚寒凝四肢冷,当归四逆汤神圣。

血虚寒凝兼里寒,吴芋生姜加入安。

痰食致厥瓜蒂散,水停茯苓甘草暖。

厥阴热利白头翁,实热下利小承气。

阴盛格阳寒下利,仍用通脉又四逆。

虚寒下利兼表证,治里四逆攻表桂。

肝寒犯胃浊阴逆,吴茱萸汤头痛疾。

阳虚阴盛呕脉弱,四逆汤可治其厥。

霍乱亡阳脱液证,可用四逆加人参。

外疏内利五苓散,温中散寒理中丸。

霍乱里和表未解,宜用桂枝汤小和。

吐利亡阳四逆汤,里寒外热治相当。

吐利阴竭阳又亡,通脉四逆胆汁汤。

差后劳复枳栀豉,若更发热小柴胡。

若腰以下有水气,牡蛎泽泻效堪奇。

余热不清气液伤,还须竹叶石膏汤。

喜唾虚寒理中丸,阴阳易之烧裈散。

此篇抛砖为引玉,条文还须认真记。

再背修园汤头歌,从此讲义束高阁。

附:汤药煎煮

I导读:不正确的汤剂煎煮方法会使方剂药效减半,甚至毫无药效。但可惜的是,小编发现,周围的很多人都不是很懂正确煎煮药剂的方法。我的父母煎煮药剂,不管什么药物,一律按照40分钟对待,并且在他们的概念中,汤剂好像只有水煮这一种方法。中医和患者有时候就隔着这么一个“不知煎煮”的距离。推荐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为大家普及汤剂多样的煎煮方法和步骤,在可以提高疗效的同时,也能够从容对待医生别样煎煮方法的叮嘱。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开药汤时一定要仔细问好医生如何煎煮。

药汤剂是中医在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剂型。汤剂是将加工或炮制或未经炮制的药材放入饮用水中浸泡30分钟,并根据药用性能决定煎药时间和方法,汤去药渣,再根据医嘱服用相应剂量。汤剂具有吸收快,疗效迅速,便于随证灵活加减等优点。但汤剂不同于中成药,不能直接服用,需要将处方中药材饮片进行煎煮制成药液后才能服用。

方剂的煎煮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一般来说,汤剂煎煮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水煮汤剂

以水煎煮方药,并根据病情需要及药用特性选择煎药时间与方法,汤去渣,可1次顿服,也可分几次服。常见汤剂有桂枝汤、麻*汤、小青龙汤等。水煮汤剂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剂型,汤剂具有用量大、吸收快、疗效显著等特点。

2水酒合煮汤剂

以水与酒合煮方药,汤去渣,依法服用,如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炙甘草汤、胶艾汤。用方治病无论是血瘀证,还是血虚证,若能合理选用水酒合煮方药,则能明显增强方药改善病证的作用。如辨治血瘀证,选用酒能增强行血散瘀作用。再如辨治血虚证,选用酒能使滋补药更好地运行于经脉脏腑之中而发挥滋补作用。

3水蜜分煮汤剂

先以水煎煮部分方药,再以蜜煎煮其他用药,汤去渣,再合并药汤,依法服用,如乌头汤、乌头桂枝汤等。该汤剂分别采用水煎以使方药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与析出;另以蜜煮*性药既能减弱或消除*性,又能缓和药性,并能兼顾脾胃,从而达到*药缓疾而不伤正的目的。

4水煮蜜煎汤剂

先以水煎煮方药,汤去渣,再以蜜与药汤合煎,1次顿服,如甘遂半夏汤。如根据病情需要必须选用*性药,而选用*性药还必须做到缓疾而无*性反应,对此就必须采用先水煎后蜜煮的方式。

5水煮散剂

先将方药研为散状,再以水煮药散,连汤带药一并服用,如风引汤。权衡缓解病情的需要而选择用量,若用量小则不能达到改善病症的效果,若用量大又会有诸多弊端。所以选用以水煮散剂的方法。其最大特点就是加大服用汤剂用量而不加大药用量,达到补偏救弊而能增强改善病症的效果。

6煎药汤送服散剂

先将方中部分用药研为细粉状,再将其他药以水煎煮,去渣,取药汤,送服药散,如十枣汤。缓疾用药非用*性药或峻猛则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如*性药因煎煮而引起疗效减弱且*性增强,可将*性药(大戟、甘遂、芫花)研为散状,再用煎药(红枣10枚)汤送服药散,以此服用则能增强药散的辅疗作用,减弱药散*副作用,从而使峻药以缓攻。

7分煎合并服用

以水分别煎煮方药,然后合并药汤服用,如百合知母汤、百合地*汤等。缓疾用药选择煎煮方药,既要考虑病情所需,又要权衡药用特性,只有选择分别煎煮方药,然后合并药汤服用,才能达到既能取药用之专长,又能取药用之共性的目的。

8用煎药汤再煮药

先以水煎煮部分方药,去渣,再以药汤煎煮其余用药,汤去渣,依法服用,如泽漆汤、厚朴麻*汤。采用先煎药再以药汤煮药的主要用意有两点:第一,祛邪缓疾,如泽漆汤中用泽漆改善病症有*性,只有久煎泽漆,去渣,再用泽漆药汤煎煮其余用药,才能达到既减弱泽漆*性又增强缓疾作用的目的;第二,益正治病,如厚朴麻*汤中用小麦,只有先煎小麦再以煎汤煮用药,以此才能使方药既能补益正气又能祛除邪气。

9先煎药再煮药汤

先用水煎煮方药,汤去渣,再煮药汤,然后取药汤服用,如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等。因病症不同而要求选用不同的煎药方法,譬如方药煎煮时间偏短,有缓疾迅速峻猛之性;若选择先煎药,去渣,再煮药汤,则取方药缓疾的缓和醇厚之性。

选方用药时,只有能合理地选择煎药方法,才能促进方药更好地发挥缓解病症的作用,至于你的药方适合哪种煎煮方法,应该谨遵医嘱。

10用醋煎煮方药

第一,用醋煎煮方药,汤去渣,依法服用,如“苦酒汤”用醋既清热又敛疮,可改善咽喉生疮;第二,以水与醋合煎煮方药,汤去渣,依法服用,如*芪芍桂苦酒汤用醋既清热又敛汗,可改善湿热*汗证。

方剂的煎煮步骤

煎药可用沙锅,搪瓷,陶瓷,不锈钢,但千万不能用铁锅,铝锅。煎药的水要清洁,中药煎煳或煎焦不能再服用等常识已被人们所熟悉和掌握,而在煎药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则往往被忽视。例如,煎煮中药前需要将饮片加冷水浸泡,时间为30~60分钟,夏季时间可短一些,冬季则要长一些。

大多数中药材是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或果实的干燥品,用于改善疾病的化学成分以结晶或无定形的形式沉淀存在于干涸的植物细胞中。植物药进行浸泡时,水分又重新进入植物细胞,可将部分有效成分溶解,使其在煎煮时更易溶入到药液中。煎煮前浸泡中药还能大大促进植物细胞的膨胀破裂和有效成分的溶解释放,使更多的药物成分溶解于药液中,有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如果煎煮中药前未进行浸泡,加水后直接煎煮,就会使药物表面的淀粉和蛋白质凝固,妨碍植物细胞内有效成分的溶解,使溶入到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明显降低,从而影响缓疾效果。同时对于这类质轻药品我们不能煎煮太多时间,一般控制在15~30分钟比较适合。

中药煎煮后将药液滤出,在丢弃药渣前,应将药渣用双层纱布包好,待稍凉后,将药渣中的药液挤出,然后再丢掉药渣。

煎煮火候需控制

煎药时火候过强,水分蒸发快,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亦易焦煳。火候过弱,煎提效果低。在药物未沸之前用武火急煎,沸后可文火慢煎,使药力尽出,尤其是滋补之剂,更应文火慢煎,保持微沸状态,使其减慢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因为药物在水中浸一段时间后用武火加热,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促使有效成分的溶出,但沸后温度恒定,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媒量和煎煮时间成正比,若沸后再用武火急煎,煎煮时间缩短,药液容易煎干,药物有效成分容易破坏。若用文火缓煎就可避免这些缺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论中经方速记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