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付出,再索取,谈判中的“亏欠效应”
谈判的双管齐下第三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篇推文。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1引言先讲一个笑话。
圣诞节来临,凯西一家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宾克曼家的圣诞贺卡。
凯西苦恼地对老公说,
天啊!我们给宾克曼家寄了这么多年的贺卡也不见他们回,今年刚决定不再给他们寄了,就收到他们的贺卡?这怎么办?
老公说,
要么赶紧补寄一张?
凯西摇摇头说,
你傻啊?现在寄出的卡片上邮戳是27号,他们一看就知道我们是补的......
老公又说,
那就索性别寄了,否则更尴尬......
凯西又摇摇头,
你看,他们寄过来的卡还是特意手写的,还在圣诞临近最后一天寄到,我看他们家是存心要我们难堪......
老公说道,
我有个主意,我们也手写一张,再加上一个刻字的礼物,因为“刻字”需要时间,所以他们晚收到就显得合理了,你看呢?
凯西一拍大腿,叫道,
老公!还是你聪明!我们就这么做,手写一张,加送一个刻字的礼物!
凯西洋洋得意地大笑起来,
咱们家绝对不能让朋友笑话......
一张圣诞贺卡,让凯西一家的圣诞节显得额外忙碌;
在我们对凯西的故事会心一笑的同时,心中是否产生一个疑问,
凯西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呢?
2亏欠效应我们依然在“谈判的双管齐下”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来自哈佛商学院的“三维谈判系统”。
谈判有三个维度。
在第一个维度的“讨价还价”中,我们需要谨慎地保护我们自己的信息;
而在第二个维度的“协议构思”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和对方一起分享信息,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是一个两难的处境。
这个系列就是要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该如何在第一个和第二个维度中“双管齐下”?
前两篇篇我们聊了两个方法:“聆听”和“以终为始”。
今天我们聊第三个方法:“亏欠效应”。
简单地理解,“亏欠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指的是,
我们对于别人所给我们的,抱有“亏欠”,总是倾向于“归还”。
我们中国人最常用来描述这个现象的词叫做“人情”。
中国社会甚至被人叫做最典型的“人情社会”。
但可别真的认为这是咱们国家的特产,亚洲的其它地区,“人情现象”也很普遍。
据说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某些地域文化中,当参加婚礼的人离开的时候,举办方会给客人发一种类似“随手礼”的糖;
但有意思的是,他们会在发“糖”的时候,说的很“直白”,
这五盒是你们上次结婚送我们的,这五盒是我们这次的。
咱们中国人在结婚礼金上的习惯很类似,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会当面拆红包点礼金数量,但习惯上如果对方上次给的礼金是元,这次我们的回礼一定会大于。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在对待“人情”的“亏欠”和“归还”上,似乎总是故意让“归还”的数量大于“亏欠”,这样就会让对方继续“亏欠”我们;
所谓“人情社会”,其本质就是“人情”反复“亏欠”和“归还”之后,所产生的错综复杂的一张网。
3实验基础“亏欠”会产生强大的心理作用,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是这样设计的,
请受试者参与某一个活动,工作人员会悄悄扮演一个受试者参与其中;
房间的温度故意设定得比较热,不经意间,工作人员会和受试者打个招呼出去买汽水;
回来时,工作人员会特意多买一瓶给受试者,大部分情况下,受试者都会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
随后,工作人员会向受试者提出请求,请他们帮忙完成自己卖彩票的任务,也就是请他们买几张彩票。
实验从两个维度做出统计,一个是“是否向受试者提供免费汽水”,另一个是“受试者是否喜欢工作人员”;
结果很明显,被提供免费汽水的受试者更容易答应买彩票的请求,因为他们心中被“免费汽水”的“亏欠”所影响;
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