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的常见模式包括林粮模式(在林下种植粮食作物)、林药模式(种植中药材)、林菌模式(栽培食用菌)、林禽模式(养殖家禽)、林畜模式(养殖家畜)等等。
林药模式:在乔木林下种植适宜的中药材。一些药材喜阴,对海拔和土壤有特定要求,而良好的林地环境正好能满足其种植条件。
光照需求:了解不同中药材对光照的耐受程度。喜阴的中药材如天麻、麦冬、黄连、白及等适合在乔木郁闭度较高、光照较弱的间隙生长;而耐阴但也能适应一定光照的中药材如黄精、射干、知母等,则可在郁闭度适中的乔木间隙种植。
土壤条件:检测林地土壤的肥力、酸碱度、质地等。例如,沙质土壤适合种植丹参、苦参等;而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合种植党参、黄芪等。
温度和湿度: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应相应温湿度范围的中药材。像铁皮石斛对湿度要求较高,适合在气候湿润的地区种植。
供需关系:选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且市场需求稳定或有增长趋势的品种,以确保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生长周期:短周期的中药材能更快带来收益,但长周期的品种如人参等,若市场前景好且种植条件适宜,也可考虑。
共生关系:有些中药材的生长特性与乔木互补,不会对乔木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可能相互促进。例如,一些具有固氮作用的中药材能提高土壤肥力。
管理难度:初次尝试时,宜选择种植管理相对简单、技术要求不太高的中药材,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拓展。
政策法规:确保所选中药材的种植符合当地的相关政策法规,避免违法违规种植。
在林药模式中,通常会根据林地的特点和中药材的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品种进行种植。例如,在郁闭度较高的乔木林下,可以选择种植一些喜阴的中药材,如天麻、黄精、重楼、白及等;在郁闭度较低的林地,可以种植一些对光照有一定需求的中药材,如芍药、金银花、桔梗等。
林药模式具有诸多优点。充分利用了林地资源,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树木为中药材提供了一定的遮阴、保湿和防风条件,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同时中药材的种植也有助于改良土壤,促进林木的生长。
林药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比如,需要掌握好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包括种植时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要合理规划种植密度,避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林地的生态环境;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确保中药材的经济效益。
林菌模式:利用林荫空间栽培食用菌,如香菇、木耳、平菇、灵芝等。树林中的落叶和腐殖质可以为食用菌提供养分。
林地选择:要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无污染、树木生长良好的林地。
菌种选择: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林地条件,选择适合的菌种,并确保菌种质量优良。
栽培管理:包括合理安排种植时间、控制种植密度、科学浇水施肥、做好病虫害防治等。
环境保护:注意菌渣的处理,避免对林地环境造成污染。
模式具优点
林地可以为食用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如遮阴、保湿、通风等。
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减少了食用菌生产中的设施建设成本。
在林菌模式中,选择菌种时,需要考虑林地的气候、土壤、树木种类等因素。
林禽模式:在林禽模式中,林地为家禽提供了自然的活动空间和觅食环境,家禽的活动又能一定程度上抑制林地中的害虫和杂草,其粪便还能为林地提供肥料。
该模式具有诸多优势:
改善家禽品质:林地环境让家禽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增强体质,其肉质更加鲜美、紧实。
节约养殖成本:利用林地的自然食物资源,减少饲料投入。
促进林木生长:家禽的觅食和活动有助于减少林地杂草,其粪便增加土壤肥力。
需要注意的问题:
合理规划养殖密度:避免家禽过度集中,对林地造成破坏。
疾病防控:林地环境复杂,需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
防止家禽破坏树木: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家禽啄食树皮或破坏树根。
适合林禽模式养殖的家禽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鸡、鸭、鹅等。比如,一些地方养殖土鸡,让其在果树林中自由活动,产出的“林下土鸡”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养蜂/养蝉产业:1.林下蜜蜂:可以采集乔木林中的花粉花蜜。在中药材旁边养蜂,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蜜蜂采蜜还能帮助药材授粉,提高产量。
优质蜜源:林下通常有丰富的野花和各类植物,为蜜蜂提供了多样且优质的蜜源。
适宜环境:树林能提供遮阴、避风、相对稳定的温湿度条件,有利于蜜蜂的生存和繁殖。
生态平衡:蜜蜂在采蜜过程中帮助植物授粉,促进林下植物的生长和繁衍,维持生态平衡。
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安全防护:需要防止蜜蜂蜇伤在林中活动的人员。
蜜源管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