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谈谈喘证的中医治疗
TUhjnbcbe - 2024/9/30 23:08:00
呼吸系统的病变种类繁多,其中最严重的无疑是喘症。患者可能在出生时便开始出现喘症,也有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因疾病侵袭而出现。对于这种疾病,我们必须仔细辨别其寒热虚实,否则治疗将无从谈起。然而,有些人选择使用西医的类固醇治疗,但这并不奏效。长期服用类固醇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若患者的痰和鼻涕呈现浓稠、粘稠的状态,这便是化热的表现,即炎症的征兆。在中医的伤寒方中,有一个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方子,专治因发热引起的呼吸急促。我曾遇到过一个仅35天大的小病人,他持续发热,并伴有喘症。医院接受了类固醇和抗生素治疗,但22天后,他的高烧仍未退去,喘症也未见改善。通过观察和诊断,我确定这是热证的一种,属于热咳和热喘范畴。于是,我选择使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这个方子,这是伤寒论中仅出现两次的方子,分别在63条和条中:“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此方在《金匮要略》中并未提及。这两条原文的内涵在于:无论是通过发汗还是泻下的方法,一旦出现“无大热”的情况,就不再适用桂枝汤。事实上,“无大热”并非真的没有高热,而是热邪郁结在肺叶内无法宣泄。因此,我们常常使用麻黄汤或麻杏甘石汤来宣发肺热,将病邪排出体外。这种“宣发”的治法是中医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医者徐之材先生,他独创了一套治疗方法,名为“十种治法”,包括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等十个方面。其中,“宣、通”两法最为重要,因为它们涉及到了宣肺利尿的方法。当肺部有热时,热邪往往会阻塞皮肤毛细孔,导致身体温度升高。因此,徐之材先生强调需要宣肺,使热邪得以宣发,从而保持身体温度的正常。在钱乙先生的经典著作《小儿药证直诀》中,有一个著名的方剂叫做泻白散。这个方剂的君药是桑白皮,它能够替代麻杏甘石汤中的石膏。除了桑白皮和甘草之外,泻白散还包含了地骨皮。在钱乙先生的辨证论治体系中,他特别提到了一种嘴唇颜色的变化——红绛。这种红绛的颜色就像女性涂抹口红的颜色一样,是热郁肺叶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如果患者出现嘴唇红绛的情况,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婴儿,都可以使用泻白散进行治疗。通过徐之材先生的“十种治法”和钱乙先生的泻白散,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在治疗热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提出,不仅补充了仲景先生伤寒方中的不足之处,也为我们今天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优质作者榜#

如果患者的鼻涕、痰液是稀的、白的、呈泡沫状的,那就是属于寒饮的范畴,就要用小青龙汤。小青龙汤一共八味药,其中六味药都是温热性的药,麻黄、桂枝、半夏、细辛、干姜、甘草,如果再加附子的话,那就有四逆汤,如果再加人参、白术的话,那就包含了理中汤。小青龙汤的适应证就是有寒饮的症状,鼻涕清晰,好像水龙头没有拧紧,流个不停,一天两包卫生纸都不够用。这就要用小青龙汤。

而麻杏甘石汤是治疗热证的,如果介于二者之间的,那你怎么用药?在《金匮》的痰饮篇里面,有一句话,叫“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小青龙汤就是热药,尤其是干姜、细辛。温药的另一个代表,苓桂术甘汤,它出现在太阳病篇,在《伤寒论》里面出现一次,在《金匮要略》里也有它的记载。在伤寒里面,原先是脉浮紧,因为发汗动经,脉又变为沉紧了,寒一定出现紧脉,因为血管神经肌肉收缩。“身为振振摇”,实际这“振振摇”就是晕眩的意思,包括你坐车、坐飞机、坐船都会“振振摇”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身为振振摇”呢?这显然是因为痰饮造成的嘛!清阳不能上升,浊阴就不能下降,所以病人就晕了。

在台湾,有一位专治眩晕的杨姓医家,他曾接诊了四十余名眩晕病患者。然而,在长时间诊治的过程中,他自己也出现了晕眩的症状。这正是因为诊治的病患太多,令他倍感疲惫,甚至出现了心肺之阳有碍的情况。这种情况在《金匮要略》中早有记载,书中提到,心肺之阳有碍时,应使用苓桂术甘汤进行治疗。而当肝肾之阴有碍时,则需采用肾气丸进行治疗。苓桂术甘汤中的桂枝,作为樟科植物的一部分,含有精油类成分,能够强心。除了桂枝,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强心药材,例如丹参和远志,以提高治疗效果。而对于吸气短促的情况,这是肝肾之阴有碍的表现,仲景先生推荐使用肾气丸进行治疗。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吐纳的概念。这是练气功的基本动作,涉及到呼、吸、吐、纳四个环节。通过这样的练习,身体会变得更加强壮。除了治疗痰饮,苓桂术甘汤还有助于恢复心肺功能。《内经》中有句话说:“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这里的不利,涵盖了鼻子无法分辨香臭的情况。我曾遇到过一个出租车司机病例,他在一次车祸后丧失了嗅觉,七年半的时间里都无法闻到香味或臭味。根据《内经》的理论,我为他开出了苓桂术甘汤的处方,并添加了远志、菖蒲、荷叶、桔梗等药物。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建议他每天服用三支麝香以增强药效。令人惊喜的是,用药后的一次休息中,他竟然闻到了隔壁的烟味,这说明他的嗅觉功能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麝香是通窍的最佳选择,尤其是对于车祸或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神志不清等情况。然而,麝香价格昂贵且越来越稀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研发了人工麝香替代品。然而,替代品的效果终究无法与真正的麝香相提并论。就像犀牛角无法被水牛角替代一样,替代品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因此,我一直推崇用药需简便廉效的原则,避免使用贵重药材。孔老夫子也曾提倡这一原则,他甚至连睡觉都用自己的胳膊代替枕头。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谈喘证的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