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关于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一说,几乎早就是中外社会的公认结论了。然而,程献忠先生却在依托现代分子生物学最新成果与古文字古籍考证的基础上,对此一认知发出了强有力地颠覆性质疑。是不是正如其所言:“如果没有文化与血缘的内因,几乎不可能如此被我们接受,并且发扬光大而根深蒂固、长久流传!”呢?希望越来越多的有心人能加入到这一系列问题思考与探索中来。
文\程献忠图\除题头图外来由程献忠提供编辑\王岩林
释迦瞿昙姒氏高唐公孙迦叶梵摩伏羲方仙饮光黄
一直以来我们被灌输的常识是,释迦牟尼是古印度人,创立了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东汉代初(汉明帝)期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中国的传统相结合,最后融合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佛教从来都是中华之外的外来文化,是不同文化之间传播影响的结果。
但这种权威的、传统的的结论却从来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产生于印度的宗教为何被印度人(所谓的雅利安人)逐渐放弃而几乎消失,却在千里之外的“异族”落地后生根、开花结果?而祆教(拜火教)、摩尼教、基督教在古代进入中国后,即使国家层面不排斥,但是就是不能形成规模,短时间流行(还是其本土传教、经商的人)后就基本消失?只有在近代传统文化式微而基本信仰空缺的情况下,才有被底层民众接受的可能?
根据《佛本行集经》等的记述,释迦(Sakya)族,属于刹帝利种性,是甘蔗王的后裔,而甘蔗王被后代史家认为是所谓的雅利安人白种人,所以说佛祖是白种人。但是这种说法被后来的一些史家们推翻。现代基因组研究表明释迦祖是蒙古利亚黄种人。
其实,大印度的概念是拜当年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大陆的殖民,将他们勉强乌合成为一个联邦国家。因此,在当年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大一统的印度,而是方国林立状态。当时印度地区总共有16国,而佛陀的父亲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城(今尼泊尔)的城主,隶属于16国之一的憍萨罗国。
印度的称名出自玄奘法师,是对印度河流域广大地区的泛称(印度的意义为月亮),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印度次大陆,是地域概念,不是国家概念。而且,古印度文明(达罗毗荼人创造的哈拉帕文明)在现在的印度河流域的巴基斯坦境内,与现在的恒河流域的印度(无论人种还是地域)没有多大关系!
而《大唐西域记》载玄奘游印时,记载释迦族地区为黄种人所居,非雅利安人。并且,释迦族来自印度东方。《长阿含经》有六族(释种、俱利、冥宁、跋祇、末余、酥摩)奉佛的传说,这些印度东方小族和释迦族有相同神话,彼此通婚,应当源于共同的祖先。
佛灭后的五百结集,波夷那比丘说“佛出东方”、“佛出波夷那”,而他们便是吠舍离一带的跋耆族比丘。印顺法师考,《杂阿含经》有婆罗门辱骂释迦牟尼为“领群特”;《长阿含经》有婆罗门指释种“卑陋下劣”;《中阿含经》有从佛出家的婆罗门被同族痛责。
雅利安人以自身种姓为傲,歧视印度其他种族。婆罗门将释迦牟尼视为吠舍离人,说明他们有血统文化和外貌上的共通,与雅利安人大不相同。
关于释迦族为蒙古利亚认知的资料来源于学者AmJHumGenet,有一篇详细的Y-DNA单倍群的研究文章,重要结论如下:
现在的尼泊尔人是由汉藏和印欧两大人种多民族混和体。释迦族的后裔是Tharu和Newer族,是黄种人,年的mtDNA研究显示他们是蒙古利亚人种。Newar人居住于加德满都山谷,是汉藏57%(O3a5-M:年)-印欧43%(R1a1-M:年)混血人,说汉藏语。Newer人仍然有超过15%的是佛教徒,释家僧侣Sakya在Newer人的种姓中是最高级的。
释迦牟尼父系是Sakya共和制的首领阶层。Sakya族不属于印度Verdic(吠陀)文明,不说印欧语,没有种姓制度。
也就是说佛陀是O3a5系,也称为O3e/O3a2c1-M。而依据复旦大学分子基因组研究认为,此奇特的标志性Y染色体单倍群类型,在汉、藏、羌、白、彝、土家族等民族中都有,各地都超过了30%,出现时间95%的置信区间为~年,概率峰值±年!也就是汉藏语系年前共有的基因!
但是,O3e系不仅存在于中国诸多民族中,也存在于其他国家的民族中,到底释迦牟族源出何处?是谁的后裔?
我们来看释迦源出与含义。
佛典《杂阿含经》作“释迦”,《正法念处经》作“赊迦”,《孔雀王经》作“铄迦”或“烁迦”等,显然只是音译。后人多认为中国《史记》、《汉书·西域传》中称之为“塞”或“塞种”、尖帽塞人或萨迦人就是他们。
其实,《史记》等记载的已经是很靠后的游牧在西域(河西走廊、湟水流域和北方草原)的乃至于被大月氏所迫而南下的塞人。而佛陀的释迦族至少在BC年前就已经迁居尼泊尔了,虽然他们也是“塞”人!
而《翻译名义集》卷一云:“瞿昙,或憍昙弥,或俱谭。西域记云:乔达摩,旧云瞿昙,讹略也。古翻甘蔗、泥土等。南山曰:非也。瞿昙,星名,从星立称。至于后代,改姓释迦。慈恩云:释迦之群望也。文句曰:瞿昙,此云纯淑,应法师翻为‘地最胜’,谓除天外,人类中此族最胜。”
那么,释迦与瞿昙到底何意?真的就是外来语的音译?
其实,释迦族应是大禹姒姓后裔,也即析支羌(姒氏羌)。也就是说,所谓的释迦、塞人、赊迦、烁迦、铄迦,其实都是“姒氏”的音转后的再转字!一如近代出现的“常凯申”——蒋介石英译为ChiangKai-shek(Chiang为蒋的威妥玛拼音,Kai-shek是介石的粤语拼音)后,再被回译时出现的戏剧性章节!
那么,瞿昙(乔达摩、俱谭。巴利文Gotama,梵文Gautama,a为缀音)是何意?据《慧苑音义》,“瞿”乃“土地”之义,“昙”(达、谭)乃“最胜”之义,合称“地最胜”。
其实,所谓的瞿、俱(Go或Gau)其实就是“高”的回翻别字!而昙、谭(tam)也就是“唐”的回翻别字!也就是说Gautama本就即“高唐”!
而高唐之名,我们只知道有宋玉的《高唐赋》,后世的意义指战国时楚国一台观,在云梦泽中!为观天台!
为什么?因为观天中心建在方形土台(就是金字塔/明堂)上,土石结构,若干层,自下而上逐渐变小,为“髙”形。其实,享(就是明堂辟雍的象形,也可为金字塔土台形制。另文细论)、高(《说文解字》:象台观。显然就是登高处明堂)、京(《说文解字》:人所为绝高丘也,从高省。显然,有更上一层之意)等都是远古时代帝王的观天中心,即观天台,为帝王的象征!
我们知道的古帝王有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甚至于还有高娲氏,但是似乎没有“高唐氏”,后世有复姓高唐者,仅出现在辽国,即辽时昭德军节度使高唐英。
那么,佛陀的王族为高唐氏又源出何处?其实就是被我们称为颛顼大帝的“高阳氏”!
因此,释迦族,姓为释(姒,后世史籍转为“塞”,Saka,即塞氏、释迦),氏为高唐(后讹为高阳,为颛顼帝氏)。
《山海经》“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而轩辕黄帝至帝禹有三十世(《竹书纪年》:“黄帝至禹,为世三十”),此谱系应当过于简略,似乎看不出帝禹是颛顼后裔,因为不知道骆明是谁之子。
但《国语》云:“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礼记·祭法》亦云:“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即帝禹为颛顼后裔,故释迦为帝禹后裔,沿袭“高唐氏”完全没错!
当然,塞人在历史上有多部族,容易被后人混淆。此族与历史上活跃于中亚草原的斯基泰人风格与文化差别较大。因为斯基泰人是驻守在东北的“苗民”(驩兜后裔)与“肃慎”族,远离夏都的文化中心,保留了祖系游牧基因,又因为在东北楛矢石砮的发明而增加了田猎习俗(所以,所有的斯基泰人一直带有东北鹿的崇拜习俗,而鹿在中亚草原上面是没有的!),所以与文明教化下(又深受婆罗门教影响)的释迦族Saka(虽然都是轩辕后裔)完全是两种风格!
而另外,所谓的佛祖的姓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作SiddhatthaGotama,梵文:作SiddhārthaGautama。如此翻译当然也看不出含义。已经知道“乔达摩”(瞿昙),为“高唐”,乃氏,非真姓(姓反而是姒)。而“悉达多”义为“义成”(“一切义成就”之意),依据梵文Siddhārtha,应当本即“悉达义”,就是“通达一切义”,就是原来的意义“一切义成就”!
所以,佛陀的本来就是:姓姒,氏“高唐”,名“悉达义”!为帝禹后裔。而所谓的“释迦摩尼”,“姒氏默人”——就是“姒姓家族的静默(寂默)修行人”!而历来关于帝禹的修炼与神话传说很多,如禹步(步罡踏斗)、神龙划尾治水等。
而依据佛教释义,“释”的本意为“能”、“勇”(释迦牟尼意译为“能仁”),似乎与“姒”之“以”不吻合,以为后世多传与“薏苡仁”之“苡”有关,谓有益孕妇生产之意。
所以,姒(以)就是“释”的本字,意思(能、勇)也完全吻合。大禹所以取此“姒”为姓,可能源自仿照有虞氏瞽叟的“妫”姓(所以,姚姓的帝舜是“嫁接”而来的,如秦始皇与庄襄王的关系),“为”与“以”意思相近!不再强调图腾(轩辕氏族崇龟,如美洲印第安人传承的轩辕族图腾即以龟为主)与光辉(黄,从田从炗,炗是古文“光”。其实中“田”为四面之意,黄为“四面发光”之意。所谓的“黄帝四面”也源出此)形象,而注重功业作为与能力(以与为)!
也就是说,轩辕黄帝姓鬼(大臣鬼臾区即是,所以公孙就是鬼氏的音转),乃龟(略取田)加人底即成为“鬼”姓,此鬼非后世鬼怪之阴鬼,从瑰丽、魁梧、崔嵬、瑰宝、魁首、瑰异、瑰奇、瑰玮、瑰岸等字眼就可以看出最初的褒义。如美洲印第安人传承的轩辕族图腾即以龟为主。其实,释迦大弟子,所谓的大婆罗门“摩诃迦叶”,实际上就是大“龟氏”,即“莽公孙”,至今四川用“莽”意为特大,主席的《念奴娇·昆仑》中的“莽昆仑”之“莽”也是指“浩大”意。
迦叶,古音gashe,《慧琳音义》有云:“摩诃迦叶者,此云大龟氏,龟者,先世学道,有灵龟负图而出,因以为姓;一云饮光、光波。金色晃耀,吞乎余色,故名。”
对比我们熟悉的轩辕传说,如《竹书纪年》:“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
此迦叶祖先传说与黄帝受书于洛龟同。此崇龟以及龟氏之由来!
而所谓的“一云饮光、光波,金色晃耀,吞乎余色”实际上是指“黄”(金色)之“光芒四射,掩乎它色”!也就是说饮光、光波实际上指“黄”字,其实非迦叶祖姓(鬼),而是黄帝的尊号!
摩亨佐.达罗遗址印章
所以,最初的婆罗门道(也即方仙道,不是婆罗门教)就是轩辕黄帝所创,并且传道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为多为轩辕(少量有熊氏)后裔。
而达罗毗荼人的国度(就是今人常说的古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哈拉帕与摩亨佐.达罗文明),应当就是《海外南经》(夏代史官所记)所讲的“交胫国”:“交胫国在其东,其为人交胫”。郭璞注:“言脚胫曲戾相交”。所谓的“交胫”不是畸形腿而是其国人擅长结跏趺坐(双盘,如上图)而修炼的描述。也就是《海内经》(出东周史官)所讲的“身毒”:“身毒国,轩辕氏居之”郭氏云:“天竺国也”(此节引自《水经注》,出自佛教《汉法本内传》、《释迦氏谱》,不见于通行本)。此恰恰证明,达罗毗荼人的确为轩辕后裔!所以,佛弟子中有婆罗门种最大的姓氏——迦叶,即公孙(鬼氏)!这也是婆罗门道(后被印度古吠陀教演化为婆罗门教,一如道家到道教)为轩辕黄帝所创的证据!
也就是说,轩辕黄帝问道具茨、求道崆峒、修道青要、布道昆仑(笔者考证为今巴颜喀拉山。另文专论)、传道身毒。此身毒(即印度,指印度河流域)此即哈拉帕与摩亨佐.达罗文明(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只是后来被南下的雅利安人所继承而结合吠陀教(此方其本氏族的宗教)教义蜕变为“婆罗门教”,而印度教则是在公元8、9世纪,经商羯罗改革,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才逐渐发展(蜕变)来的真正意义上面的主体印度人的宗教(以男根林伽为图腾、崇拜毁灭与性力为主的湿婆教)!
不仅如此,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也是从华夏轩辕时代的官爵变化而来的!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至少在轩辕黄帝时代就有天子、诸侯、大夫、士之官阶的制度,这就是印度种姓制度之源,并且,印度的称名基本保留此传统。
怎么说呢?原来,印度种姓制度主要分四级:婆罗门Brahman、刹帝利ks!atriya、吠舍Vaisya和首陀罗Sudra。
其中,婆罗门Brahman就是梵摩,即毕摩(彝族祭司音译,实为宓/伏耄),最初为内圣外王之天子(显然,印度没有天下概念,所以只能指修炼的婆罗门行者);刹帝利ks!Atriya(权力的意思),或译为刹瑞,其实就是“轩辕”、“单于”(也就是“权”的缓读。所以,星官上,轩辕又称为“权”即此),就是狮儿/狻猊,为国王(诸侯);而吠舍Vaisya(意译作居士、田家、商贾),实即是“夫士”,为大夫与士合称,一如我们后世统称为“士大夫”;而首陀罗Sudra,应当为“庶者”,就是平民!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细节来佐证释迦族不可能是所谓的印度雅利安人,那就是著名的“耆婆万病丸”。
“耆婆万病丸”出自《千金要方》万病丸散第七中十三首方之第二首,又名“牛黄丸”,“耆婆丸”。该方据说为古印度传入中土之药方,是由有印度“医王”“药王”之称的耆婆(意为生命)所创,且耆婆为释迦时代的名医,虔诚的佛子。此外,以耆婆命名的医书尚有《耆婆脉经》、《耆婆六十四问》、《耆婆五脏论》、《耆婆要用方》。“耆婆丸”在唐朝时期使用甚广,诗僧贯休曾写过一首《施万病丸》诗,盛赞该方,疗效出众。
该方由31味药组成:牛黄、麝香、犀角各一分;朱砂、雄黄、黄连、禹余粮、大戟、芫花(?)、芫青六枚;人参、蜥蜴各一寸;茯苓、干姜桂枝、当归、川芎、芍药、甘遂、黄芩、桑白皮、蜀椒、细辛、桔梗、巴豆、前胡、紫菀、蒲黄、葶苈、防风各一分、蜈蚣三节。
这是我们理解的“印度”雅利安的书、药与方吗?印度有脉学?还是五脏说?这是印度的药材吗?不说其他的药物,蜀椒、巴豆、禹余粮印度人也用?更加遥远的只有黄河以北高寒地产生的人参和桔梗、细辛、紫菀等,当时的印度人居然会用?
很显然,这个“耆婆”是与释迦族同源的黄帝后裔或族人!耆婆的译称可能是意音双译。因为“耆”在汉语中就是长者之意,所谓的梵文的意义是“生命”,可能是“长寿”的另翻,而“婆”是音译。实际上应当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岐伯”先师的后人!
因为,如此的医学成就不可能没有师承!耆婆应当是尊称,而非姓名!而“岐伯”有可能是传音的错讹,实际上“岐伯”应当是“耆伯”!耆是长寿,伯是对长者的尊称!拥有斯术,焉能不健康长寿!后世“长老”(《史记.五帝本纪》后跋中说:“各方长老皆言尧舜黄帝,儒者独不语”)也是类似意义,应当是对大医世家的尊称,一如“巫咸”,不止一人之称,而是世代相传的称呼。
那么,释迦族是何时离开中土而到达尼泊尔的呢?
个人推测,可能是当年被桀从西域派往岷山征伐的一族,即析支羌(姒氏羌,具体为白马羌,《山海经》所谓的“白马是为鲧”,今青海玛曲一带)。《竹书纪年》记载:“后桀伐岷山,进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无子,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
后人依据《楚辞》“桀伐蒙山,何所得焉?”以为桀所伐为山东“蒙山”,其实此“蒙山”是楚地人对“岷山”的音转。根据山东《蒙阴县康熙志》记载“(蒙阴)夏属有施氏地”,《国语》记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显然只是一人(末喜)而非岷山之琬、琰二人。
但是,此岷山之国在何处不得而知,只能判断在岷山一带。所以,他们应当是从青海玛曲(黄河西转东回的屈折处,所以,析支羌又称为河曲羌即此)过黄河而至于若尔盖草原(此草原东北面就是岷山),再征伐岷山之国的。之后应当就驻扎与放牧在草原丰美的若尔盖!
此若尔盖草原也就是帝禹时代《五臧山经》所记载的“渤海”!是因为当时的大洪水而导致的巨大堰塞湖!不仅淹没黑河与白河,也湮灭了黄河主干道,此所以《海内西经》云:“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因为是突然堰塞的(面积过于巨大而名“海”),且存在百余年(笔者考证,另文再论,下同。从帝尧21年的BC年持续到帝禹41岁——28岁受命治水13年的BC年,约年之久),所以名“渤海”(勃然而现的海)!
但是,大禹治水成功后,洪水退却,此地即从泥洼沙地逐渐成为美丽的若尔盖草原(而渤海之名又因为朝代的更替而远移到东海之渤海湾)!所以,其中的“嫩洼草原”应当就是“泥洼草原”!
大洪水时期形成的“渤海”(今若尔盖草原)
但是,不久后夏朝就被殷商人所灭(BC年),他们失去了依靠,而且可能受到殷商的强力征伐!依据武丁时代(BC~BC年。目前只能靠甲骨文判断最早的时间为此时,实际时间应当更早)开始的甲骨文记载,殷商强力征伐西域、奴役和屠杀西羌(殷商祭祀用活人基本上都是羌人,有专有名词——用羌),迫使他们远离西域而西迁、南下至于新疆、阿富汗乃至于尼泊尔!
或谓殷商也是黄帝后裔,为什么对同是黄帝后裔的夏人(“禹出西羌”)如此决绝?其实这都是被《史记》混淆了真实(《史记》是被孔子误导)!
事实上,殷商为东夷帝舜(《孟子》“舜,东夷人也”)后裔(而孔子为殷商贵胄微子的后裔。其实,殷墟与曲阜孔的分子基因学已经有证明,不过被刻意回避),《国语》云:
“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此处的有虞氏指九代颛顼之子“虞幕”代东夷少昊者(也就是最初连称虞夏商周的虞朝,不是专指帝舜——还是假虞),依据《左传》有虞幕、穷蝉、敬康、句望、蟜牛、瞽叟数代,而帝舜是“寄生华夏”的东夷人(后世秦始皇也是如此,不是秦庄襄王的儿子,而是吕不韦之子),瞽叟不是平民而是华夏代东夷的少昊王(古正称“后”,后羿之称即此。想一想“瞽叟”算什么称名),所以才被瞽叟、后母与弟象(被诬“父顽,母嚚,象傲”)想尽一切办法“谋害”(毕竟名义上是瞽叟的儿子,母亲又去世,死无对证,古时候又没有其他验证方法)!如果帝舜是瞽叟之子,身为天子会让生父留下“瞽叟”(又没说是乐者)之名?
而所谓的黄帝,其实是公孙(即龟/鬼氏,如《黄帝内经》中的黄帝大臣、大医鬼臾区即此。讹译的还有公输、公上、公山、公西、公皙、公玊、宫孙、庚桑以及公仪、公玉、公羊、公冶、梗阳等,以古“叶”有时读“设”,如我们熟知的叶公好龙,叶即读设)轩辕黄帝,不是姬姓有熊氏黄帝,不然姬周为什么不追祖轩辕黄帝(功业、名声更大)而“禘黄帝”却只认靠后的帝喾而“禘喾”?
再看《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不过《礼记》记载有别,云:“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这是明显是周非黄帝(公孙轩辕)后裔而又特别敬重黄帝的证据!同时也是尧也非帝喾子、帝挚弟(其实帝挚就是第十代帝喾!《山海经》中一直放在帝尧后的“帝喾”就是帝“挚”,喾为尊号,挚为名)的明证!
也就是说婆罗门道,即方仙道。婆罗门Brahman,也译作梵摩,古bpf不分,音义同彝族祭祀“毕摩”,实际上应当为“宓耄”之音意——清净长者。后世以梵代方,其实最初即宓。而此乃轩辕黄帝继承于“宓羲”而命名的。故《庄子》有云“夫道有精有信,无为无形……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所以,“方仙”就是“伏羲”之音转,而伏羲最初当为“伏兮”,就是“降伏气息”而归“息”(上自/鼻,下心)——以眼观鼻、以鼻观心而息心发慧。故,息既表呼与吸,又表止与生;兮,也即分舒(上八)、下抑(中一)以调气息屈伸(下ㄅ,气屈伸貌),后世所谓“导引吐纳”是也。如此息心发慧方可遷升为“僊真”。也就是说,梵即方,也即伏;羲即兮,也即息。
那么,佛教既然是轩辕黄帝之后帝禹的后裔所传,为华夏大道文明的延续与提升,为什么会在传道中国时遭逢抵触而未大行?
以依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时代已经传入中国且建有“不得祠”(此处“不得”为“佛陀”另译,西藏至今读为“布达雅”)。但是显然,秦始皇对此态度不友善(可能是因为匈奴人最为信仰而忌惮)。据《经录》中记载,始皇时期“西域沙门室利房(一作释利房)等十八人,始赍佛经来华,王怪其状,捕之系狱,旋放逐国外。”
其实,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后世儒家将“佛老”并称而多积极“辟佛老”就可以看出,这正是东夷人孔子对华夏文明、文化进行删改而东夷化(世俗化)而导致的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孔子在得华夏皇室典籍后,删除了近九成华夏原典且进行了东夷化处理,即:删诗书、约史记、黜八索、除九丘,外加“夷神仙”——将最重要的华夏古圣王“内圣外王”的修炼之道“神仙”删除(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古华夏医学分为四类:一曰医经,二曰经方,三曰房中,四曰神仙)!如后人结集的《黄帝内经》中,将小五脏应五行、十天干而上应太阳系五星,但是从王冰传承的七篇大论中所引上古典籍《太史天元册》可以看出,五运(天五行)、天干明显与北斗与四象有关!
所以,本来立体多元的华夏大道文明与文化,从此就剩下平面且不知其源的世俗文艺与技术,如孔子强调的六艺,虽然也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但是孔子未真悟道,自然也不真知“德”依何而起!所以,其后儒家,尤其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更加不知真道而只能是“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了!
所以,不说“外来”的佛教,就是本土的道家(多高尚其志,不事王侯)早在孔子后的战国时代起就多被批判!如自诩私淑孔子的孟子即骂道家的杨朱和比道家更甚,而接近佛教的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为“禽兽”!实际上孔子当时就表现出对道家的不认同,如《论语》中的楚狂与接舆;而道家宗师级的老子与庄子对孔子主要也是持批判态度!
所以,受孔子影响,道家、墨家都不受待见,更何况看似外来(实际是回传)的佛教(当初因为华夏游离的游牧部族匈奴人的信奉而被称为胡教)!因此,最初自然更加不受历来重视家族血脉传承(《左传》所谓的“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的华夏(秦汉)人所接受!
直到东汉汉明帝主动请法而传播,又经历与易、老、庄的结合(所谓的“三玄”。其实是相互碰撞与促进)而逐渐为华夏人接受(相当于恢复被孔子所删改的华夏古道),最终成为华夏文化的主流(儒释道)之一!所谓的佛心、道骨、儒表是也。
其实,如果没有文化(从轩辕黄帝所传之婆罗门道即方仙道升华而来)与血源(轩辕后裔:颛顼高唐氏之后帝禹姒姓后裔。《竹书纪年》“黄帝至禹为三十世”)的内因,几乎不可能如此被我们接受,并且发扬光大而根深蒂固、长久流传!
(文章节选编辑自拙作《天人蕴奥——东方宇宙人文学详解》,稍有更改)
欢迎同样感受到毒话语之痛、有为大道中华立言意愿的五湖四海朋友,积极加入或赐稿《净毒立言》、《科玄与道》、《文字文明》、《大道中华》四大专栏,让我们一同去搅动中华之道当代话语的时代风云吧!
前期推荐项:
1、中国古代科技一直落后于西方(毒言推荐:陈大漓)
2、中国古代相比西方,缺乏科学精神(毒言推荐:陈大漓)
3、多年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封建统治(毒言推荐:王岩林)
4、封建地主、封建地主阶级、封建地主所有制和有地主阶级的社会就是封建社会等(毒言推荐:王岩林)
5、中国古代钦天监、司天监系统的观象授时,是巫师们的封建迷信活动(毒言推荐:慈天元、韦宁)
6、农民起义导致了古代的改朝换代,反抗与推翻统治阶级的是一次次的农民革命(毒言推荐:王岩林)
7、中国人没有信仰,华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没有信仰就没有力量,思想混乱和腐败问题的根源是丧失信仰(毒言推荐:慈天元王岩林)
8、基督教的经典译作《圣经》(推荐理由:佛经、道经、儒经皆没有自推为“圣经”。圣贤之道,没有宣鬼神为圣教之理。建议:改译作《耶经》或《神经》。立言人:慈天元)
9、士人,是大道中华的文明之心。(立言人:王岩林)
10、中国共产党人和毛泽东时代的革命战士,是政党组织条件下的一代新士人。(立言人:爱爱)
11、电磁波学说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完全正确,不容置疑。(毒言推荐:程奉献忠立言:不存在电磁波;不存在作为基本力的强、弱作用力;不存在所谓的时空弯曲、宇宙学红移等;建立在电磁波基础上的广义相对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神话!)
12、全面重建与高扬中华士人文明话语,是夺回自身历史解释权至为关键的一步。(毒言推荐:王岩林)
13、中国人不讲逻辑,中国人没有逻辑思维(毒言推荐:慈天元)。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自有一套根本关联着自然、大道的整生罗緝(立言人:薛英俊)
14、对中国史前研究证明,不是简单的“石器时代”;而应是金属时代之前,先后有一个“木石前盟”复合工具时代和火技术陶器时代(净毒立言人:陈明远、金岷彬)
15、冠之以“爱智慧”名的哲学名不副实,未能爱全部的智慧,更没有卯定于道的大智慧(净毒立言人:王岩林)
16、西方所标榜的“市民社会”,不是自由民主的象征,而是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体现。(净毒立言人:爱爱)
17、道,是中国人一统知行的最大成就;道之统系,让中华文明始终能够知行统一地合于大道(立言人:王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