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壶金银花茶,点两个农家菜,顺便点个洞菌肉片汤。”在播州区乐山镇新土村,前来观洞菌产业、品尝农家菜的旅客一拨接一拨。
播州区乐山镇风景优美,生态良好,是遵义的后花园,可美丽的背后,是贫穷、落后。以前的新土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交通不便、道路坑洼崎岖、住房破旧、群众收入微薄……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为选准产业,新土村“两委一队”结合村情实况外出考察学习,利用新土村余亩荒山和祁连成串的九个山洞,选择了金银花和洞中菌两个产业,金银花儿摘去卖,桔梗捣烂做菌渣,很快,新土村的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利用天然的溶洞资源,新土村驻村干部带领群众在此不仅种上了千余亩金银花,还依托天然溶洞资源,种出了平菇、猴头菇、秀珍菇、玉皇菇等多种食用菌,深受消费者追捧。
山洞特殊的结构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小气候,通风、弱光、恒温、恒湿的天然条件正是平菇所喜爱的环境。与传统的大棚种植相比,山洞种植的好处更多,不占用一分土地,不耗费一滴饮用水,不受病虫害干扰。
这些食用菇,长在山洞里,用金银花、花椒桔梗捣烂做成菌渣种植而成,朵型好看、色泽鲜艳、肉质厚实、口感细腻,具有保健价值,更多山外的人知道了“银花九洞谷”。
“漫山遍野金银花,桔梗捣烂做菌渣,花儿可以摘去卖,养生保健味更佳。”
成片的金银花正在风中摇摆,山洞里的菌菇格外清香,而山上和洞里劳作的贫困群众在劳动中的喜悦,正唱着脱贫致富的歌谣……
驻村工作组利用山洞资源优势,实现了把“山货”从山里卖到山外。他们带领贫困户用勤劳走上致富路,一步步摆脱贫困。
为使村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夯实和壮大,乐山镇党委积极创新“党建+”脱贫模式,将整个菌菇产业纳入村集体,同时将原有“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转变成了订单农业,每天供不应求的销售形成了产业链,循环式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脱贫致富效益。
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推进乡村振兴,乐山镇党委依托新土村地域优势和银花九洞谷菌菇种植经验,宣传发动群众做实“三权分置”入股合作社,流转土地余亩,发展茅草棚菌菇种植,将再建个茅草棚覆盖34个村民组分区域连片生产,联结户建档立卡家庭试行挂牌经营,按照订单农业和利益联结预计户均纯收入在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年收益将达到15万元。将实现年产万棒茅草棚菌,带动周边余人发展菌菇种植,把特色菌菇基地建成食用菌种植示范点,推动播州区有机食用菌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和特色化发展。
通讯员杨云卯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蒋洪飞
编辑徐春燕
编审郑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