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骑行中国秦岭4商州城东那些重点文物
TUhjnbcbe - 2024/8/19 17:05:00

第八篇导读:①野钓南秦河;②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龙山;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洛崖墓;④蟒岭绿道——全运会自行车赛道

▲南秦河的清晨

昨晚的营地,在南秦河边,旁边就是杨峪河镇。

▲南秦河清澈的河水

南秦河是丹江的一条支流。流域不大,但水质清澈。红砂岩的河床软硬适度,较易形成一些落差大的吊水潭,这里是各类野生鱼种理想的栖息地。水的落差使得溶氧量极高,上游还有顺流而下的浮游生物不断供给,所以鱼的活性极高。

▲试了一下,河中多以鲶鱼和黄骨鱼(辣丁)居多,也有小鲫鱼,其它像马口、船钉子、麦穗等杂鱼也有。两个小时,钓了这么半桶,本着取舍有度的原则,留了几条鲶鱼和黄辣丁,其它的放流。

▲对付这种鱼情特好的水域,无需太过专业的装备,简简单单就好。

▲中军大帐,要安排在离河稍远的地方,免得睡觉的时候听到涛声。

▲临行,向南秦河致敬。感谢赐赠鲜美鱼汤……

随后,跟随导航直奔东龙山,去探究一下夏朝遗迹。

▲行不多远,便遥遥望见了东龙山的双塔▲看样貌,应该不是后建的。

东龙山双塔,建于明朝。关于双塔,有诸多的传说。一说是玄奘取经归来时,由两只仙鹤背负经书,鹤飞到此地时体力不支,死在了这里,为纪念两只大鸟建了双塔;一说是舜帝突然病死于湖南,两个媳妇娥皇和女英驾起青龙去奔丧,两女因悲伤过度,飞到此地时心脏脱落而死,青龙也悲愤地一头扎下来,去那边陪主子了。青龙化作了东龙山,天天吸丹江水,以至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严重不足。后来,人们在东龙山上建了双塔。一则,纪念两女;二则,镇压青龙,保护水资源。

传说,终归是传说,没有实际根据,不可取信。而史书中所载的倒是较为可信。据《续商州志》载,双塔是明朝的知州王以孚为了补商州的风水缺陷。仔细回望一下商州的地形,确是三面环山,只有这东面是开阔地。稍高点的东龙山,也没比城区高多少,再向东望,沿着国道向东,基本都是平平的河谷。所以,我相信建这双塔就是为了填补这一方位的空白。

▲位置靠前的塔,位于商州师范的操场中

▲前塔九层,青砖结构,高三十米,八角。现存基本完整,宝顶还在。

▲后塔高二十米,八面,七级。目前处在气象局的院子里的一片工地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商州城中与人聊起这塔的时候,他们坚信前塔没有后塔高。这透视感所造成的认知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但就是没想明白,作为本地人,你们难道从来都没有走近过双塔吗?

▲前塔被围起来了,近不得身。围着古塔,可见数株西红杮和二荆条,正在努力从塔下吸收养分,以为主人孕育出可口的后代。

塔的第一层上部,有一排雕刻着精致吉祥纹样的砖雕,每个面有十块,共八十块。

▲远远的在学校操场上拍到的▲远远的在学校操场上拍到的

▲塔下,立有东龙山遗址的碑,这不会让人产生错觉吗?而真正的东龙山遗址,说它比这双塔早了一个中华民族成长史的时段都不为过。

年,东龙山遗址被发现,判定为覆盖面积30万平米,是一个较大的范围,目前发掘的平方米中,清理出房子遗迹19座、窑穴灰坑个、墓葬95座,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考证为新石器时期的人类遗迹,即考古界普遍认为的、尚不能明确定义的夏朝。据说所出土的文物还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想着到发掘地看一下,但问了几个人,都说不清楚。想必要么是发掘完之后遗址就被保护起来了,要么是发掘之后,又重新栽上了红薯花生。想起了之前到过的许多相似地方,明明是重量级的文保单位,到了之后却只看到一块牌子。有的,连个牌子都懒得立……

▲看不到遗址,拍个碑权作打卡吧▲东龙山下三官庙

▲下山时,偶遇一座三官庙,嵌入红砂岩质的山体中。三官庙,供奉的是我们熟悉的尧舜禹,分别对应着天官(上元紫微大帝)、地官(中元清虚大帝)、水官(下元洞阴大帝)。这三元大仙法力非凡,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不得了不得了,一个也得罪不得,赶紧拜上三拜。

▲下边要寻找的是同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商洛崖墓。一路寻下来才发现,崖墓是无处不在的,遍而于整个商山的各大小水系边。

▲这个,还可看出上面有个三角形的造型。

▲在这处名为高桥村的地方,和一位正在买凉皮的小哥聊起了这些洞穴。他说他背后的这些洞穴不算什么,往山里走走,有很多。至于这些洞穴是怎么形成的,他坚持说是古时候老百姓为了躲避兵乱和匪患所凿的“跑匪洞”,看来考古专家早已定论的墓葬学说,并没有打破他从先辈们那里承袭下来的传统认知。

▲拍摄于国道边

除了上面小哥所表达的观点外,卖凉皮的老板也有他的独到见解,他说这是巴人洞,古代人的住所。看着洞穴下方排列有序的小孔洞,脑海中默默为这些小孔洞插上木桩,再铺上木板,岂不就是一条通往地面的栈道?所有的洞穴下方,都有流水,是不是为了取水方便?如此想来,说这是古代民居,倒也合情理。只是,下方就是河水,每家每户都得备上一叶小舟了,不然进进出出的着实是不方便。

▲其实,考古人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对这些神秘洞穴的探索。在实地查看了大量洞穴后,得出了最终结论:这些分布于商州、洛南、商南、丹凤、柞水、山阳、镇安7个区县的多处、多个洞穴既不是跑匪洞,也不是巴人洞,而是开凿于汉代的墓穴。

有力的佐证是,虽然墓室内包含有厨房、储物间、卫生间等生活单元,但并没有使用痕迹,且室内的结构中基本都包含有棺床。再联想到国人一直以来都有视死如生的习惯,所以据此推断,这只是按着死者生前的生活习惯而修建的坟墓。

▲丹江边,国道旁拍摄到的重点文物保护碑。逆光拍摄,这样的碑在南秦河边也看到了,只是它被立在对面的半山腰,当时什么也看不清。

▲这个……这个并不是崖墓,而是在寻找崖墓的时候发现的一处人工开凿的水洞,位于老国道边上。原以为也是古代遗迹,问了当地人之后才知道,这是实实在在的现代产物,名叫会峪洞。打通它的目的,是使山对面的水能够从洞中流出,终极目的是使水能通过山洞流出来,避免因突发洪水而对山那一边造成水患。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也是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所造就的吧?

▲洞很深,里面极阴凉。▲也很宽敞,总有五六米宽▲从洞中向外望,我的车子停在桥上

▲过了会峪洞不远,就是蟒岭绿道,本届全运会的自行车赛道。从国道上,过了一个叫罗公砭大桥的桥梁,向左转下去,就是了。

罗公砭,名字有来头。清乾隆时商南知县罗文思常驱驰州城,觉得罗公碥路险,便自掏腰包,捐俸银两,用了半年时间将此段路拓宽,后人为了铭记他,将此路段称为罗公碥。

▲山中当年百姓刻的字,乾隆年间

这里要注意,新国道那座大桥名为“罗公砭”,而当年知县老爷所修的路,则为“罗公碥”,两字意义虽不同,但都使用了罗公,可见行善之人是容易被人记住的。有后来人感于罗公的德操,行经此地时特赋诗一首:崖峻峰高路凌空,涛惊浪险蹑蹑行,商於过客应不忘,雕岩至今忆罗公。这个后来人,名叫行走的地图……

▲蟒岭绿道上,美丽的小村子。村子对面的山上,可见有数量众多的崖墓。

▲服务区内,关于全运会的内容特别醒目。

蟒岭绿道,很长,另一端通向洛南县。由于刚从那边过来,便没打算再向前行进,走了七八公里便又折返了回来。

▲这是一个叫作口前村的地方,店名取得很别致,,顺口。

▲山顶上的庙宇

▲路边大约不到两公里的地方,遥遥看到了这座庙,便岔了过去,近距离看了一下。真的是人间好语书说尽,世上名山僧占多。

▲途见中草药10:桔梗

▲蟒岭绿道边,农家种的桔梗。正值花期,开得分外光鲜。桔梗有个别名,称作和尚花或和尚包袱,因其花蕾似和尚的光头而得名。

▲途见中草药10:桔梗,来个特写▲途见中草药11:何首乌▲途见中草药12:黄芩▲途见中草药13:柴胡▲途见中草药14:苍术▲途见中草药15:板蓝根

▲秦岭山中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于中药材的生长,今天又发现了很多种植的中药材,其中不乏名贵的何首乌。

▲途见中草药16:分心木

▲这一味恐怕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叫做分心木,是核桃里边核桃仁儿间隔的木质隔膜。利心脏,有收涩之功。砸开一个核桃,掏出一点来品了一下,干涩得很,我想除了对心脏有益外,这东西肯定对泻肚有疗效……

▲终于到了丹凤界。▲终于到了丹凤界。

▲丹凤与商州接壤的地方,是棣花镇。棣花古镇,是当年南宋和金国交战时的边界分割点,也是文坛大家贾先生的故乡。

下一环节,我们将一起领略一下这个六百里商於古道上的小镇之魅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骑行中国秦岭4商州城东那些重点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