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从汤头歌诀谈中医与中华文化
中医比较难学,但学进去了,还是很有意思的,中医不光能治病救人,还可以研究中国文化。大家知道,中医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中医理论基本来自中华文化,光古医书足够研究一辈子,阴阳、八卦、五行,十二经络,无不为中医注入理论精华。今天不说其他,就说说中医的汤头歌诀与中华古诗的有趣关联。
先看汤头歌诀发表之剂第一首歌诀:麻黄汤,麻黄汤是治风寒感冒第一剂,但现在较少用了,一是因为麻黄有轻微毒性,限制使用。二是现在感冒都吃成药,如感冒通片,感康之类,服汤药的很少,但现在仍有中成药含有麻黄。麻黄汤,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下面是歌诀: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
这首诗朗朗上口,押韵好记,诗中含有四味中药,即: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就是麻黄汤剂的组成,这首诗不像其他歌诀只用草药的单字,因药味少,就用了全名,但全诗不仅概括了方剂药味组成,还概括了汤剂的功能。大家一定要问,就四味药为什么要写成诗呀?这就是中医与中国文化的奥秒所在,写成四句诗,不仅是因为好记,而且还有将中医寓于文化之中,便于传诵。
麻黄汤只有四味药,遇上药味比较多的方剂怎么办?还是能编成歌诀的,如同银翘散,治风热感冒,现在药店的银翘片,就是银翘散的复方制剂,银翘散药味就比较多,歌诀是: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医 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 风温补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 热甚栀芩次第施
这首诗歌同样押韵好记,所含的中药有: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薄荷、甘草、桔梗、芦根、淡豆豉,功能主治为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病。值得注意的是,后两句是说如果风热感冒伴有咳嗽,就可加杏仁、贝母;伴口渴加天花粉,如果发热严重,就要加栀子仁、黄芩等药。看看这首诗,包括了很多东西,把此方药味组成、功用及加减方都说清楚了。
学中医,确实有点难,要记很多很多东西,不过中医有很多理论都编成了诗歌,如中医脉诀歌,读一下,顺口好记:
脉诀歌-中医脉诀
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还有《针灸学》歌诀,这个很长,学会真非一日之功
五输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联;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
再来说说中医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流传甚文,现摘录如下
小说《西游记》在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傍门见月明”中,有一首唐三藏抒发情怀的诗: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这首诗选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伏苓、防己、竹沥、茴香等九味中药。虽然药的功能与诗的内容无关。但这些药名却揭示了《西游记》的情节,颇值玩味。《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从近二千味中药的药名中,选择了能表达小说内容的几味,藉中药名称和全诗浑然一体,巧妙地紧扣小说的主要情节,令人拍案叫绝。
巧用药名寄相思
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医生外出行医,很久也不回家,妻子十分想念,于是就用中药名写了一封信寄给丈夫:
“吾念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寄生缠绕他枝,令故国芍药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信中巧妙地嵌入了11味中药名,可谓别出心裁。
其丈夫是个名医,也用中药名巧妙地回了一封信:
“香桂枝已凋谢矣,也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且待苁蓉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还乡,至时有金银相赠也。”
回信中也用11味药名说明了一时难以回家的原因,真是妙极了。
中药对联故事
民间有位中医,善于用中药名作对联。一天,客人一进门就指着门口的灯笼说:“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医生笑对道:“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客人进院后,赞叹道:“避暑最宜深竹院。”医生随口对说:“伤寒尤妙小柴胡。”客人在院里坐下后,又出一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医生不加思索地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客人看了病,告辞时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医生对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