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24日电(刘蕾)“相较于原始*株,新冠病*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性已大幅降低,并且主要损伤人体上呼吸道,临床中很少见对下呼吸道肺直接损伤的病例。大多数患者为轻型,其次是无症状感染者,重症患者比较少,但传染性和隐匿性更强,甚至是极强的。”哈尔滨市中医医疗救治组专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西医结合所所长、南岗分院急症科主任贾维刚表示,合理中医饮食调理,早日摆脱新冠症状。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早期喷嚏、流涕、鼻塞明显,1—3天(多为2天)的中低热、部分短暂性高热(最长1天)、服用退热剂即可缓解;而咳嗽、咽干口干舌燥及头身紧痛(困痛)、乏力等症状依然存在,较年初以及之前的程度明显减轻。消化系统症状比较少见,但服用抗病*中药后出现腹泻、头痛等症状者较多。
总体评估,类似得了一场“重感冒”。症状偏重、病程偏长的原因,与早期过多服用寒凉中药、而没有使用散寒解表、化浊开窍的中药有关。国外患者的临床症状轻于国内患者。
中医症候:
舌体胖大、淡白舌为最多,其次为淡紫舌,舌红者少;苔白者多、苔*者少;厚腻苔、薄腻苔、苔薄的比例基本相同;燥干舌多,舌润者少。
脉细者多,其次为脉弱者,与前期比较,弱脉的占比有上升趋势。
中医辨证:
疫*戾气夹挟时令燥寒侵袭机体,阻遏气机、郁闭孔窍,致气机升降失常、津液输布不利。肺失宣肃、营卫不和,发为本病。
新冠病人的体质分类主要有三大类:(简易判断方法)
体虚类(肺气虚):平素易感冒、久病缠绵、体弱乏力。
热*类(浊*):平素怕热、易上火、苔*。发病时热重寒轻。
寒湿类:平素怕凉、手足凉冷、胃寒、不能凉食。发病时热轻寒重、头身冷痛。
提示:由专业医生以病史症状和舌脉表现为主要依据进行分类。
防治策略:
分类(体质)、分层(程度)、分症(临床表现),辨证施治,灵活用药。
具体预防方案:
一个很好的食疗方法:强化防疫、辅助治疗、改善症状。
材料:生姜5克,白糖适量,清水毫升。
做法:煎煮5分钟,每日二次,或于出门前临时加服一次。
功效:利用生姜的升散之性提升正气运行能力、御邪于外。加糖则能收敛和中和生姜发散之气,避免升散太过和太急。相对于红糖来讲,白糖又具有轻度的清解热*的作用。
两者合用,能够临时性激活人体免疫机能,防止病*侵入,可以升散被阻遏的阳气,帮助改善怕冷、头身疼痛、咽干咽紧、头晕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在当下燥寒为主的特殊时期,建议多次使用。
一个药食同源的防疫代茶饮方
生*芪9克、金银花5克、广藿香3克。
服法:每日一剂,开水泡服,代茶频频饮服。
适宜人群:可广泛应用于普通人群的防疫用药。
喜欢饮茶的朋友们,可以用生姜、普洱茶熬煮后频服,也能够起到升散阳气、解*化湿进而临时性强化免疫机能的作用,口感较好。
防治本次感染,可以使用食药同源类的品种
体虚体质者:*芪、*参、西洋参、山茱萸、麦芽、粉葛。
热*体质者(包括儿童):蒲公英、菊苣、马齿苋、沙棘、金银花、鱼腥草、鲜芦根。
寒湿体质者:薤白、紫苏叶、白芷、藿香、桔梗、桑叶、八角、草果。
周身冷痛者:葛根、白芷、高良姜、八角、丁香。
咽痛者:薄荷、紫苏叶、白芷、藿香、桔梗、蒲公英、沙棘、胖大海。
咳嗽者:罗汉果、杏仁、橘红、紫苏叶、白果。
恢复期仍怕冷者:丁香、花椒、高良姜、小茴香、荜菝。
咽痛食疗方:
小金桔2枚、薄荷3克、冰糖少量,清水毫升,水开后煮3—5分钟,一天二次或频服,利咽化痰,口感好。
咳嗽食疗方
1、1个雪梨内纳入川贝粉2克、冰糖适量,蒸煮15—20分钟,一天两次,口服或频服。
2、罗汉果10克,杏仁10克,生姜5克,清水毫升,煎煮10—15分钟,一天两次,口服或频服。
可以长期食用的膳食
白菜萝卜黑胡椒汤,可根据个人饮食习惯和做菜习惯,灵活应用。
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要有节,保证每日三餐规律进食很重要,多饮温水、热水。
食材选择只要易消化即可,不必严格执行清淡饮食的常规要求。尤其是对于恶心、食欲不振、味觉下降的患友,可适当增加咸、辛、酸、辣等口味的菜类或适量进食个人喜好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促进食欲增强、改善胃肠道症状。
如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食两用食品辅助治疗,如萝卜、山药、薏米、藿香、菊花、荷叶、丝瓜、冬瓜等。
劳逸有度的建议
散步、晒太阳。每天上午10时以后,迎着太阳走,让阳光照射腹部;每天下午14—15时,背着太阳走,让阳光照射腰背部。
保持愉快心情的建议
有所小得而窃喜。
新冠肺炎患者周粥食疗方案
周一:薏米、苏叶、红豆熬粥,根据口感,每份按比例适当加些甘草2—4克。(祛湿、散寒)
周二:山药、白芷、南瓜熬粥。根据口感,按比例每份适当加些生姜2—4克。(祛湿、开窍)
周三:玄参、乌梅、糯米粥。每份加玄参3克、乌梅2克。(健脾、利咽)
周四:莲子甘草冰糖汤。每份加干莲子心2克(泡水变软)、甘草2克,根据口感加冰糖2—4克,熬制5分钟。(健脾、行郁、开胃、安神)
周五:薏米、桔梗、红豆熬粥,根据口感,按比例每份适当加些甘草2—4克。(祛湿、利咽、止咳)
周六:玄参、乌梅、糯米粥。每份加玄参3克、乌梅2克。(健脾、利咽)
周日:薏米、杏仁、红豆熬粥,根据口感,按比例每份适当加些甘草2—4克。(祛湿、止咳)
恢复期多仍有怕冷、睡眠障碍、焦虑、体虚等症状,怎么办?
主要是由于燥寒侵袭、阳气阻遏、失于舒展,寒凝脉络、阴阳失调所致。仍可使用散寒通络、补益肺脾的治疗措施。
可依据症状,选用以上食药同源的食材进行调理。
作者简介:
贾维刚,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市中医医疗救治组专家,黑龙江省中医药学院中西医结合所所长兼南岗院区急症科主任。
世中联急症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急症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急症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微循环与血流变学学会副主委,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症分会副会长。
自年起,一直从事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工作,医院诊疗患者,为黑龙江省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指导专家;主导制定了《黑龙江省新冠病*感染者用药目录推荐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