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第一次写黛玉的病,是在小说第三回。这一回里写黛玉的病,通过众人所见,侧面交代黛玉的怯弱不胜是不足之症,然后作者又通过众人询问、黛玉作答,我们又知道她在家里吃的药是人参养荣丸。
这人参养荣丸并非作者胡诌,它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味药的最大作用是益气补血、养心安神,对应治疗的就是黛玉的体弱多病之症。
那么,这味看似对症之药,于黛玉的病体,是否真有疗效呢?
在小说第三十二回,作者又写,“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
由这段文字可知,很明显黛玉日日常吃的人参养荣丸,并没有补她气血,益她精神。
那么,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这滋补方剂并没有在黛玉身体内发挥作用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黛玉脾胃虚弱,消化力差,所以这喝下去的药物,也和吃下去的饮食一般,并没有真正被身体吸收,发挥它的药效。
于黛玉的病体而言,在大补之前,真正要做的其实应该先是疏肝健脾补肺。待自身器官正常健康运转了,再用补药方剂自然事半功倍了。
小说第四十五回,作者通过宝钗之口,间接说明黛玉常吃人参养荣丸这类补药,是错误之举:
昨儿我看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补气养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养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
这段文字里,宝钗对黛玉病因及治疗方法的分析都是正确的,不过,接下来宝钗开出的药方,同样是治标不治本的:
每日早起,拿上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吊子熬出粥来,---最是滋阴补气的。
这个滋阴补气,也就是养肺,借助养肺之功,以润肝平肝,因为金(肺)能克木(肝),但是也只能使病情暂时性的得到缓解和好转,并不能治本,所以宝钗预想中的借助燕窝之功,以达到饮食养人的目的,也就很难奏效了。
既不能借饮食以养人,则人的气血就会不足,气血不足,由肝流到肺经过心门的气血当然会因为不充盈而无法正常运转,从而致人多梦失眠,所以第七十六回中秋夜,作者又写黛玉向湘云倾诉道:
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
这之后,到了第八十三回,黛玉才真正等来了能医她疾患的良医王大夫。
一番望闻问切后,王大夫一针见血指出了黛玉的病根: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
然后王大夫在背了一大通医术后,开出了他的药方:姑以黑逍遥以开其先,后用归肺固金以继其后。
这黑逍遥,方中七味药分别是:柴胡、甘草、白芍药、白术、茯苓、当归、熟地,此方去熟地,即为我们非常熟悉的逍遥散。
此方中的君药柴胡主治肝胆气郁,但柴胡又是升提之药,所以王大夫用鳖血以制之。
若黛玉服用黑逍遥一段时间后,疏肝理气,养血滋阴,药效作用明显,这之后,王大夫又开出了归肺固金二药方。
文中的这个归肺汤,疑为归脾汤,方出明朝薛己的《正体类要》,此方由白术、茯神、*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组成,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于黛玉而言,可谓对症下药。
固金汤是指百合固金汤,此方由生地*、熟地*、麦冬、百合、白芍、当归、贝母、生甘草、玄参、桔梗组成,是极好的养阴润肺、止咳化痰之剂,有保肺之功。
后二方剂皆为滋阴方剂。
这个王大夫的治疗方法、思路,和第四十五回宝钗口中的平肝养胃滋阴是一样的,只不过本色当行的王大夫开出了具体药方,明确提出了具体治疗步骤,用以拔除黛玉的病根,不像宝钗的燕窝粥只能治标。
那么,既然遇到了良医,又开出了良方,为什么黛玉最后仍一病而亡了呢?
这实在是因为黛玉遇到王大夫的时候,已经是她病入膏肓、良医束手之际,再高明的医生,也无力回天了。
此外,黛玉经年累月服用的人参养荣丸,方剂中人参等中药材内含有的铜元素,长期大量摄入积累在人体,都对黛玉的肝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巨大伤害。
最后,心病还须心药医,王大夫的药方再高明,若黛玉不能改变多愁善感的性格,始终放不下那份求而不得的爱情,她便永远也不可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那么,她最终早夭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
伤哉!
作者:午梦堂主,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