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横扫抑郁焦虑双相精分等19种精神疾 [复制链接]

1#

精神疾病,到中医上,看的是“精气神”的问题。

就是看“气”的“清与浊”,“神”的“定与散”。

要治,就是要掌握“破气”、“安神”之法。

上焦要虚,下焦要实。

精神疾病的起步,都是一气偶偏,继而一气独胜,厥阴肝经上实下虚。

原本上焦虚,下焦实,这一下子就反了过来,后果就是气机逆乱。

气逆了,神就散了。

成了恶性循环。

中医能做的,就是打断这个循环,纠正气机的紊乱,防止进一步影响心神。

也就是调气,调理气机。

我们讲“破气”,实际上就是调“气”的升清和降浊。

清气上不来,脑部怎么可能得到营养?四肢又怎么可能得到供给?

这些部位,它得不到滋养,患者的神志怎么可能清楚?又怎么可能有做事的动力?

浊气下不去,身体代谢的废物又怎么可能排出去?

到了用药上,就是抑郁多用升药,狂躁多用降药。柴胡、生姜的升,半夏、黄芩的降,就是用药的代表。

黄芪,有益气升阳之功,气虚得此可补,气陷得此可升,可为主药。

桔梗、升麻,柴胡三药为辅。

要知道,气能上升,全靠三个,肝为升发,脾为升举,肺为升提。

升提肺气莫如桔梗,升举脾气莫如升麻,升发肝气莫如柴胡。

“破气还五汤”用太阳之药黄芪,少阳之药柴胡,阳明之药升麻,三药同用。

用这三味药,升三阳之气。

后用桔梗引气入胸,主导脏腑归位、气血归根。

再说烦躁的厉害的患者,那就得用降药。

用一个和胃利胆的法子,用半夏、枳实、陈皮这些,就可以很好的治疗烦躁。

不然你看小柴胡、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个烦躁比一个重,一个降药比一个用的重。

道理都在明面上。

气顺了,才能讲“安神”,不然没意义。

安神呢,求的是“神”的收敛和发散。记住,可不是去安定,不是去镇静,那成啥了?

到了用药上,就是加点酸味药,辛味药。

你看“破气还五汤”里头,像山萸肉,五味子什么的,这都是属于酸。

像川芎、川乌、细辛什么的,都是属于辛。

酸味药,是敛阳入阴,是收敛。辛味药呢,是发散。

类似于现在讲的精神内守的那个意思。

再说白了就是养神,神养足了,头一个好处就是不会有那么多奇怪的想法,专注力也会好很多。

很多患者也吃药,但不见好,甚至症状恶化,路子没走对。

一直在苦于消除症状,但是症状只是一个信号而已。

这种治病的思维是纯纯西化的,中医要是也这么搞,就失掉了中医的精髓。

吃药,是为了不吃药。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搞岔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