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桔梗,巫女只有抛弃人类之心,才能发挥她真 [复制链接]

1#

人设里说“守护弱者,慈悲的温柔”、“温柔又善解人意的女性”、“复活后,对弱者或受伤的人们充满了慈悲的爱心(也就是说,不是所有人)”,然而这就能说明桔梗不能“恨世上所有活着的人(我认为这句话有夸大,因为她是对真正强大的全妖杀生丸说的)”吗?

理解桔梗需要代入这个角色。那些认为人类是很美好很善良很天真的物种的,说实话我认为这种人,可能是未经世事的傻,更可能是个居心叵测的坏蛋。

首先,桔梗是个死人。桔梗说过:此时的她,爱也好,恨也罢,比生前更加自由了。把这句话引申一下,其实“恨世上所有活着的人”也是合情合理的。当然桔梗的这种恨,并不是要弄死“所有活着的世人”,没必要也不可能,恨本来就是有程度的,她真正想弄死的,曾经是犬夜叉,后来是奈落。

经过我的思考和推理,我认为-的剧情是非常合理的,除了“一百多年不过期的口红”这种无关痛痒的问题,而且,谁能保证,那个口红不是当初犬爸送给犬妈的有妖力的奇物呢?

也就是说,桔梗整个情感历程受到了黑巫女樁的诅咒。

原因很简单:樁并不傻。

她掌握好一手诅咒人的把戏,视桔梗为眼中钉,而且心如毒蝎,可能会毫无动作吗?不可能。

桔梗虽然强大,但是中了这种比较强力debuff,也不可能毫无影响是不是?戈薇也中过樁的诅咒,效果还是很强的,只是无法彻底战胜戈薇而已。

那么这么重要、对桔梗命运产生致命影响的事情为什么在原著中只字未提?——这侧面说明了桔梗的强大——因为不值一提。

最终桔梗是殉情而死的,试问樁还有什么脸向桔梗提当年的诅咒?

关于樁所说:“巫女只有抛弃人类之心,才能发挥她真正的力量。”

这种反人类的话一看就是那些走火入魔、丧心病狂的邪徒说的啦。这句话也说明巫女是可以恋爱的,只是“不能发挥全力”而已。

然而当时还没有接手四魂之玉,桔梗需要发挥全力才能守护人民群众吗?不需要。

桔梗的感情被樁诅咒确凿无误。也就是说,桔梗生前没有做错任何事。可想而知,她的人生有多悲哀了……

天赋神力,被命运安排成为守护百姓的巫女;于是,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了少女的职责所在。

她生前的经历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利用”。因为天生灵力强,被人们利用。

那么这样一位为人类幸福奉献一生的伟大女性复活后人们对她的态度是怎样的?

天真无邪的小孩子还好,稍有道行对她的态度是怎样的?(可能稍微成熟一点就能)看看晴海法师就知道了。

不给她生存机会,死人一刻也不能留恋于人世。倘若桔梗逗留在村庄里,还会有更多的“晴海法师”出现,告诉她:“死人是没有未来的,你的灵魂必须马上飞升,进入转世投胎的轮回中”,所以人类居住的地方,桔梗竟是一刻也不能待了。

她死后人们对她的态度,概括为两个字:“排斥”。无理由的排斥。

这样一个自私自利、残酷无情的人世间,有什么值得桔梗迷恋的呢?

樁只是说“桔梗为了半妖神魂颠倒,灵力为之大减”,细细品读一下,樁只是说了结果,根本没说过原因。

我以前也是被原著误导,毕竟人家没提到的剧情咱也不敢自行原创,所以前段时间对桔梗还是有误解。也特别能理解对桔梗有误解的朋友,看完原著真的很难成为桔梗的粉丝。

还是那句话,桔梗作为樁恨的咬牙切齿的眼中钉,一定会使手段的,因为她不傻。

《犬夜叉》里充斥着对人性的思考,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有悲剧色彩,看完《犬》你应该很难认为人性是天真美好善良的了,事实上,你可能感到绝望。

原著说过,白心上人和桔梗有着同样的迷茫与痛苦,他是另一个桔梗。

那么我们看看白心上人有怎样的迷茫与痛苦?

没错,正是憎恨人类。

白心上人生前一直想成为圣人,死后成佛。他生前有这个目标、理想支撑着,所以没有困惑、迷茫,乐此不疲的行善积德。普通人追名逐利,而白心上人看淡世人眼中的“名利”,只是为了追逐更大的名利而已,其实没有不同。所以到他临死的时候,在目标与理想不足以支撑他的精神时,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不是圣人,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

白心上人一生克制七情六欲、超越自我,似入无情无欲之境界,自感超凡入圣。

临终时,他才知道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战胜属于人的根深蒂固的东西——求生欲望以及对黑暗的恐惧。

但他仍然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活着……他真的入圣了么?入圣了又怎样?Whocare?他真的成佛了么?也没有。他感受到的,是无止境的为别人付出。

在临死时,才知道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很空洞,只有生存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白心上人为人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他无法接受如此残酷的命运。所以他选择愤怒、憎恨人类,是人类让他这么惨的:无休止的为人民服务,圣人只是一个虚名而已,而成佛——看起来是不可能的。

“就算知道奈落是个邪恶的妖怪,那又怎样……我只是做我想做的事罢了……”

“这一辈子——我把全部的心力都献给了世间的人们——为什么我非死不可呢?”

保护奈落,让他变得更强大,祸害人间——看得出来白心上人有多憎恨世人。

白心上人超越七情六欲,自然也要超越生死。他认为成佛之人必须超越生死。但是当他真正面对死亡时,他发现他输了。“对生命的执着,使我的灵魂堕入了地狱”。桔梗告诉他:“贪生怕死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可羞愧的”。白心上人这才意识到,求生是人的本能,自己终生追求的“超越生死”是一场不切实际的幻想,根本没必要这么做。

上人超越情感一辈子,以至于不知道自己在“哀伤”,竟还有“哀伤”这种情绪?

很讽刺,到头来,还是一个普通人,还是有七情六欲,只是自己“看不到”

了而已,这或许是一种自欺欺人。

经过桔梗的开导,上人意识到自己恨的其实是自己,“懦弱”即是无法战胜自己:求生的欲望、对黑暗的恐惧。

放下即是成佛。

我认为人性的阴暗面远大于光明面。

这世上无私的人凤毛麟角,自私的人,说实话几乎全部人类都占有这一点。

就像成功者永远是少数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已知的知识远远少于未知的……这世界上的光明是少数的,黑暗是大片的。

地球表面,光看起来还能于暗分庭抗礼,一半白天,一半黑夜,然而有山川、建筑物等任何事物都有影子,所以阴暗面还是大于光明面。

地球内部更不用说了,完全不见光的。

放眼宇宙,光就更微乎其微了……整个宇宙几乎被黑暗包笼。

人心又凭什么光明面大于黑暗面呢?

即使如此,我们不能放弃希望。

因为不存在光的地方,也不会存在生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