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烘干机烘干药材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复制链接]

1#

中草药收获后,除了要用新鲜药材,还要对其进行初步处理和干燥,其中中药干燥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那使用中草药烘干机对药材进行干燥应注意哪些?

1.根据中药特点,选择干燥工艺。

中药种类很多,在外观.性状.大小.粗细.药物成分.含水率等等。所以,要根据其特性,选择适当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干燥参数,如薄荷、木香、佛手、陈皮等。花香在烘干过程中非常重要,因此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失香,颜色会暗淡。中温条件下要干燥。

粘性中草药含有丰富的粘糖,切片后易粘,如玉竹、芦笋、山药等。为确保其汁液不漏出,适宜于高温干燥。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山药,干后容易脆断。切块或加工后应及时干燥,否则容易变质。油类中药,如当归、枳实、肉桂、牛膝等,这些中药中含有的挥发油对温度非常敏感,如果温度过高,油脂就会溢出水面,易分解变质。所以,适宜中低温干燥,防止漏油或色泽变黑,从而更好的保护有效成分。西洋参片剂.黄芪.桔梗.泽泻.金银花.红花.菊花等。本品在干燥后,颜色外观对该中药品质有重要影响,因此不允许温度过高干燥,要注意从低温慢慢升温,使干燥的室内空气中能均匀地吸收热,释放出水分。

2.控制干燥温度。

中药必须要有效地保存营养成分,在温度上要求一定的温度。其干燥温度直接决定了中药干燥过程中各指标成分的保存度。气温太高或太低都会对药材造成不良影响:温度过高会使含脂类的中草药变得过热而失去油质,而过热的中药则会失去香味。如果温度太低,容易使药材干燥速度太慢或不充分干燥,导致霉变或虫蛀。所以,根据中药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能有效地改善中药的药效.外观及后期保存。温度为45-65℃,适合中草药或含有挥发油的中药,多汁水果65-90℃,花.叶20-45℃,根茎30-65℃。一般将佛手柑的干燥温度设定在55℃到65℃之间,每12-15小时就能烘干一批产品,而且质量卫生。

3.控制干燥湿度。

在热风均匀稳定地从中药表面流淌的过程中,在温度较高的热风和较低的热风之间形成一种传热驱动力,通过对流将热能传给待干燥的中药。将中药加热后水分蒸发带走,即利用空气能热泵将中药的初始含水量按不同起始含水量进行干燥。所以干燥过程中的除湿量也需要。例如干枸杞时,鲜果含水率高达80%,但在初热期不能除湿,而第二级温度为45℃时,需大量除湿,然后再适当调节,以使湿气充分排湿。四期不同的温湿度设定,约25小时即可获得整批好枸杞,干燥处理量大,节能效果显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